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电影《山楂树之恋》的六则困惑(图)

(2010-09-21 09:50:32)
标签:

富二代泡妞

山楂树之恋

张艺谋

娱乐

分类: 出版、影视、书评

http://aiyuan.files.wordpress.com/2010/09/148.jpg?w=500&h=333

“山楂树”剧照


《山楂树之恋》虽然是那个特殊年代爱的缩影,但正因为这是一段不求回报、无怨无悔的爱情故事,才被盛赞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故事”。但电影版《山楂树之恋》却给了我们一种奇怪的感觉,张艺谋将原作的几十万字浓缩于两个小时之中,忽略了书中的大量铺垫和细节,使观众频频“跳戏”倍感困惑,更使老三对静秋的关怀变了味儿,被指有“富二代泡妞”之嫌。该片北京首映之后,不少媒体和观众的感觉是:“忽然觉得《三枪》还不错! ”


困惑 1 爱情的真谛就是送礼


张艺谋砍掉了原著中的太多枝蔓细节,比如长林对静秋的感情、万驼子对静秋的觊觎,甚至静秋多变复杂的心理活动,只留下她和老三的爱情。一砍再砍 的结果,直接导致老三和静秋的爱情没有任何铺垫地迅猛发展。两人第一次见面就眉来眼去,第二次便拉手,第三次开始拥抱,让不少“80后”、“90后”也自 叹弗如。


然后,老三开始不停地给静秋送礼物以增进感情:相识后的第二场戏,送灯泡,美其名曰“保护视力”;下一场戏,送上一支好钢笔,说是为革命节省墨 水;再接着,知道静秋母亲生病,又委托友人送核桃、送冰糖,还送钱、送游泳衣、送雨靴、送油条、送运动衣,直到最后高潮的一场戏,还不忘送脸盆……一些观 众表示,看完全片之后明白了:原来爱情的真谛就是送礼!重庆的一位同行直言:“有钱少爷追求穷家女,真是变味的纯情,片名完全可改为《富二代泡妞记》。 ”


其实,小说中的这些情节大部分是有的,但小说的长度和文字的铺垫使其很自然,让读者觉得这是老三对静秋无微不至的呵护,但片中这些戏份十分扎 眼,让人觉得不舒服。“每一次见面,没有交流什么,先是拿出东西来送。送的东西比今天的宝马还值钱,因为当时买都买不到,所以正好印证了‘宁可坐在宝马里 面哭’啊!”同行们纷纷表示:“太实在了,送礼果然是中国的优良传统。老谋子通过送礼告诉大家:什么年代谈恋爱都不能光喝西北风。 ”


困惑 2 用字幕交代关键情节


如果你没看过小说,刚开始看电影时你会非常蒙。片子居然动用字幕来交代关键情节,让人大跌眼镜。开场不到5分钟,就有人对不断跳出的字幕不满,“怎么跟《红楼梦》似 的?难道因为都是顾小白编剧? ”而顾小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字幕并非他所加,“剧本里没有字幕,但加字幕是为了让爱情更纯粹”。他说,不仅是字幕这一个争议点,包括女主角性格的改 变、小说情节的过多删减,都是因为“张艺谋导演这次想拍一部纯粹、清新、极致的爱情电影”。


的确,《山楂树之恋》的镜头有着诗情画意的美感,但事实证明,诗朗诵永远不是讲故事的最佳方式。张艺谋这种隔三岔五靠字幕来推进剧情的手法,让 影片呈现出断断续续的感觉,令观众的感情不断跳跃,无法入戏不说,还会引发烦躁感。不少同行对此表示十分不满,“即使要洗尽铅华,淡化技巧,但电影总要用 镜头来叙事吧? ”片中,老三割自己的那一刀,其实有很深的背景,这是他用来说服执拗的静秋最简捷有效的办法,但影片却在缺乏铺陈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这一情节,记者唯有无奈 地听到很多观众说:“这个人有神经病啊! ”


困惑  3 悲剧成了轻喜剧


片中,静秋未经雕琢的青涩纯净和老三自然朴实的开朗笑容,确实得到好评,但整部片子实在不像一部电影。有媒体称:《三枪》是超长版二人转,《山楂树之恋》是超长版MV。鉴于小说十分催泪,很多人都是抱着必哭之心而去,结果,大家看乐了。


片中有两处尤其搞笑,而这些都是改编之后加入的。一是静秋母亲知道静秋和老三的关系后,对老三教育了一番,老三在走之前要求再为静秋因干活受伤 的脚重新包扎一下。书中的描写是静秋母亲捧起女儿的脚,细细端详了一番,流泪了,然后带着静秋妹妹出门去了,把空间留给了二人。但在影片中,静秋母亲却气 哼哼地说了句:“家里地方小,我就不回避了。”导致众人笑喷。二是静秋和老三去照相馆照相,照相师让两人靠近一点,称:“这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友谊,没什么 不好意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全场又笑了起来。


困惑 4 “三道弯”变“洗衣板”


小说中,静秋是一个身材丰满的女孩,但她又对自己的丰满感到可耻。那个年代说女孩子身材好,是指贴着墙站“严丝合缝”,这才叫“端正笔直”,而 静秋则是无论正面贴墙站还是背面贴墙站,都合不上,所以她为自己的“身材不好”很羞愧,还被同学取笑为“三道弯”。书中对静秋身材的各种描写,实际上是对 那个年代性压抑的控诉,但电影中的静秋,倒是符合那个年代的“好身材”,清秀有余,性感不足。导演对时代背景的交代,更缺乏力度。


片中的静秋不仅身材变了,就连性格也变了,从复杂、固执、纠结变得单纯、勇敢、主动,成了非常讨喜的偶像剧女主角。在她的眼睛里,也读不到倔 强、坚强、执拗,也许是因为周冬雨实在是个不经世事的小女孩,她果然简单得像一张白纸——一张单薄的、毫无层次的白纸。成都的一位同行称:“这可能更符合 张艺谋一贯的口味,但对于山楂迷来说,这样的静秋,和《山楂树之恋》有什么关系?这样的爱情,和那个年代有什么关系?这样的早恋,放之四海而皆准! ”


困惑 5 无性之爱才是纯爱


在改编的过程中,张艺谋显然是位严厉的裁判,从老三背静秋过河到河边亲吻、游泳时的尴尬、单人床的那一夜……原著中,但凡两人有的“亲密接触”全部被亮出红黄牌,统统删掉。用这样的禁区保持“纯真”,完全是一种对原著精神的曲解。


艾米原著的描写中,充满了在那个压抑的年代里对性的探索,尤其是当身患绝症的老三和静秋有机会躺在一张床上的时候,是全故事的高潮所在。老三把 对死的恐惧转化成了对性的欲望,却终于因为太浓烈的爱而放弃了占有,这种令人心疼的迷恋和绝望,让一众山楂迷们读到此处时不禁流泪。可在影片中,两人同床 共枕的时候老三还躺在棉被上面,完全只是“点到为止”,更不要提什么赤裸相对了。


作家刘心武对小说的评价是:“极端环境下的性爱压抑被现在的我们打量,会产生出比反思更丰富的憬悟。”而文化批评家朱大可更直接称其为“一本关 于性压抑的原始考察报告”。所以,这也是引发山楂迷们对影片不满的原因,其中一位更向记者表示:“每个人都可以美化自己记忆中的青春,但我不喜欢导演抒情 化那个年代。这种刻意打造出来的纯真,不要也罢。 ”


困惑 6 配乐酷似《我和你》


看片期间,不少镜头让人有穿越感——看到片尾露面的孙海英,仍会条件反射《激情燃烧的岁月》;看到那棵树,让人不禁想到《我的野蛮女友》;看到医院场景会突然穿越到《岁月神偷》;片中音乐响起,总感觉是北京奥运会歌曲《我和你》附身……有人一听到貌似“油和米”的配乐就出戏了。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原来影片配乐陈其钢正是《我和你》的创作者,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音乐总监,而片尾,《山楂树之恋》的演唱者常石磊曾是《我和 你》的最初演唱者。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的新片,果然用的也是奥运班底。“张艺谋对音乐的要求是线条简单,旋律优美,纯情阳光,略带忧伤。”陈其钢说,自己 一开始对音乐的想象过于悲情,还被张艺谋告知要修改得阳光一点。“其实有音乐常识的人都能听出来,《我和你》与《山楂树之恋》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国际化的 流行人声,后者则以中国古筝为基本音色。 ”(记者 穆晨曦)

http://ent.sina.com.cn/r/m/2010-09-17/11553090746.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