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小白:电影《山楂树》为什么不能赚到我的眼泪?

(2010-09-21 09:53:42)
标签:

周小白

山楂树之恋

张艺谋

娱乐

分类: 出版、影视、书评
昨晚第一时间看过了《山楂树之恋》,这是我有史以来最为干脆利落并心甘情愿的在买票时认为70块钱买的值得的几部电影之一,当然了我说的是在买票 时,但走出电影院后是不是觉得值得呢?……我想这个问号后加着的省略号能代表我当然的想法。带着之前的诸多期待,带着对静秋和老三之间那份纯情的爱的尊 重,走进了电影院。


其实,当影片真正开始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希望,希望自己短暂的失去记忆失去看过小说后知道故事情节的记忆。我想重新开始在电影中拾起静秋和老三的故事,随着电影的节奏,随着导演的安排,但我最终没有办到。


电影是从静秋随学校学生一起到达西坪村开始讲起的,画面中那略带灰蒙蒙的影像把静秋白皙清澈的脸庞上仿佛蒙了一抹尘埃,让人顿时有种压抑的感觉出现。静秋和老三的初次相识是在勘探队的帐篷外,由欢欢带领着静秋和她的三爹见面的,就这次相识注定成就了一段感动世人的爱恋。


电影在所有重要情感马上要渲染前都会先截断,然后用一行小字作为注解再往下继续。其实我能理解,因为电影和小说并不能同日而语,电影所能表现和传达 的东西,书面文字是鞭长莫及的,但小说中可以用几页来发泄的情感电影画面也就是通过几个简单的镜头来盖过的,也有种无的放矢的感觉。


看过电影后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整部电影故事讲述的重点出现了错位,这种感觉在结尾的高潮处表现的如此明显。在看过小说后我一直认为这部史上最为纯净、感动人的爱情故事真正的亮点,真正的感人之处,真正赚到人们眼泪的情节不是在于老三的死带给静秋的打击,不是于在世上的一对恋人就从此天上地下的永远分离了,而是在于老三对静秋至死不渝的情感和老三病重期间和死后依然坚守着对于静秋的那份责任和承诺。在 这个社会有可能每天都会发生恋人瞬间阴阳两世的分离的故事,婚礼当天新郎就出了车祸惨死在了迎亲的路上,一对恋人玩蹦极的几分钟内,一个身亡,一个永远变 成了植物人,这种新闻屡见不鲜。但所有旁观的世人也只是出于了对这种大不幸表现出的同情而不是在看到结局后掩面而泣的流泪,这就是老三和静秋的故事和诸多 世人爱情故事的根本不同,但是电影的结尾却着重的把大部分的篇幅表现在了静秋的失声痛哭和老三人生弥留之际对于静秋的不舍上了。而我想问那最后老三在病重 期间多次来到静秋的学校远远望着她,老三的弟弟把那富有老三人生中最重要意义的军用挂包的桥段被弄到哪里去了?这种对于最后高潮处十分重要的情节是不能因 为是电影、是两个小时讲述的故事等一系列的理由而剪掉的。


你可以剪去长林对于静秋深深暗恋的桥段;你可以剪去在暑假打工时静秋受到的诸多劳苦;你可见剪去小说中提到的多次亲吻画面;你可以 剪去老三在最日常的生活中给静秋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你可以剪去众多的路人甲乙;你可以剪去老三留给静秋的信,但你不能剪去结尾处娓娓道来的感动的真实触 点。


他的日记,他写给静秋的信,他和静秋的照片,最为感动的是他告诉他的弟弟说“说如果静秋过得很幸福,就不要把这些东西给她;如果她爱情不顺利,或者婚姻不幸福,就把这些东西给她,让她知道世界上曾经有一个人,倾其身心爱过她,让她相信世界上是有永远的爱的。”


当小说尾声时,静秋打开老三的日记本,扉页上面写着“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这才是整部爱情 故事最为震撼和感动的精华。就连我现在重新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感动的情绪依然没有递减,依然为老三那惊世撼俗的情感颇为震撼。


可电影的结尾……


不管如何,我带有着我对于小说的记忆看的电影,在这里也只是发表自己对于小说的记忆不能付诸于电影的表现的一点质疑,对于张艺谋把握电影的能力毋庸置疑,只是对于编剧在选择重点,斟酌情感方面不敢恭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863d130100kz1x.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