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
已經讀過《道德經》20章的原文、注釋和譯文,似乎從道家的角度解釋和理解,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但《道德經》傳到德國後,被德國哲學家稱為“辯證法之父”。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產生,也不能說與《道德經》毫無聯繫。充滿辯證哲學的《道德經》中,辯證哲學其實就是一種無處不在而又看不見莫不著的“道”,為此,《道德經》的作者舉了很多通俗易懂地實例進行了論證。然而,我認為《道德經》中所說的“道”還有很多種,這可以從“道可道,非常道”中讀懂;也可以從《道德經》中找到“天之道”、“人之道”;還可以從同一時代中找到“棋之道”、“兵之道”等等。不知博主對此論有何看法?
答曰:
有一句話不是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嗎?各人站在各人的角度去理解也未嘗不可,世间人嘛,都是这样,脑子里装的都是世间法,世间轮回法。虽然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有著根本的區別,在世间法里他們能這樣去理解《道德經》已經難能可貴了,沒有必要要求西方人與我們一樣去修心證道。你對《道德經》的理解是被这些世间的东西方文化左右了,雖然你有你的理解,但你还是從世間法的角度來探求《道德經》的要旨,包括你,包括那些東西方文化的傳播者從根本上就不懂《道德經》在説些什麽!什么“天之道”、“人之道”都是你脑子里的世间思维念头,这與道無關,根本與道風馬牛不相挨;你所說的什麽東西方文化各自對《道德經》的理解,都是世間人腦子裏思維演變出來的概念,是思維意識活動出來的世間認知。什麽叫世間法?這就叫世間法。凡是通過思維意識活動得出來的任何結果,都是世間法,都是世間輪回法。《道德經》是在講道,是一部處處都在講道的經典。道是絕思維,滅念頭的最終結果,最終内心真正的空寂了,自性顯現,你得道了;到這時候你就真正明白什麽是道了。
道是需要實修實證的,不是從文字概念中東猜西想想出來的,你沒有得要領,腦子裏是想不出道來的,道要實實在在地真修,你這樣把世間的什麽“棋之道”、“兵之道”都搬出來,那是世間的一種技藝,也是世間法的一種技藝。把心思放在這些世間雕蟲小技上以爲是道,是不會有什麽結果的。但回過頭來,可現在世間上的人誰不是以這種方式來對待《道德經》的呢?除非明心見性了的人,只有他們切實了知《道德經》在說些什麽,只有他們真正的了知“道”者心也,得“道”者,得宇宙人生之真相,人生解脫也!對於我們這些世俗之人,能這樣也不錯了。
中和道人於成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