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
莊子說:“請返回到剛才你開始問我的話。你說‘你怎麽知道魚快樂’的話,既然已經知道我知道魚快樂而還問我。我是在護城河的
橋上知道的。”
誠心的求教,關於《莊子.秋水篇》就這裏莊子與惠子的對話一直都沒有看懂,是莊周沒有說清,還是我沒有明心啊!惠子是不知道莊周可感知魚兒的快樂才有此問的啊!可
莊周怎麼說是惠子知道了哩@?……
答曰:
這是雙方友好的辯才對決,惠子是戰國時期名家的代表,辯才號稱天下第一,能將白說成黑,黑說成白,他的“合同異”命題令天下辯士在他面前張口無語,如他的論題“天與地卑,山與澤平”,“物方生方死”,“南方無窮而有窮”等,因惠子的辯才無敵被魏國聘為國相。他與莊周是好友,一見面常常因隨意的一件小事物則欲抓住莊周言語間的漏洞,突然將漏洞進行擴大,與莊周展開辯論,企圖壓過莊周。因為惠子號稱辯才天下第一,卻從來辯不過莊周,每次莊周只須幾句話惠子便啞口。這篇《秋水》中莊周與惠子關於儵魚的辯論就是惠子利用邏輯概念欲取勝於莊周,莊周處於被動下風,卻巧妙地從對方的語句上轉換概念,一句““請循其本。莊子曰
:‘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惠子就只得啞口認輸了。惠子的第一句話是:“你又不是魚,怎麽知道魚的快樂呢?”惠子的話是否定莊周的,莊周卻把惠子的話轉換成肯定讚歎自己的話,意思是,你開頭第一句不是說“我又不是魚,是怎麼知道魚的快樂的呢?”你問我是怎麼知道的,這說明你是承認我是知道的嘛,只不過你不知道我是怎樣知道的罷了,這才問我是怎樣知道的。我告訴你“我是在護城河的橋上知道的。”莊周是把惠子的否定語從語法概念上轉換成肯定語而取勝的。(説明一下,此《秋水》篇非莊周本人所作,乃莊周的後學所作)
中和道人於成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