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
閱【養生主】後弟有一心得與兄切磋之。養生之前尤若用兵先備糧草,故“養生”須先明“攝生”之道。以大詩人陸游晚年所總結其壽高於其所知先父、爺諸輩之經驗,而著《煙艇記》、《居室記》。居室應天時變化,通光、通風、保暖適度有益於適人而已,起居飲食也率性適情則可,…有興致時在庭院內種花、修枝剪葉,翻地除草,無心情時任其野草蔓而荒廢,欲郊遊或訪友,途中忽覺索然亦即轉返…凡此隨心所欲,依意孤行便德長壽可乎?生活中看電視,也多講養生之道,能入人心者稀之少矣。而百歲老人訪問的報導更是層出不窮,千奇百怪,真可謂各行其道,各獲所鐘而憑內心呼喚可以矣。而日本人之均壽為世界之最,可尊乎莊周乎?
答曰:
你說的是世間法,莊周的【養生主】是出世法,兩不相挨。世間法是思維心意識上的產物,是六道輪回之法;出世法是去思維,離心意識的無為清淨心,這就是道,是脫離六道了脫生死輪回之法。凡莊子本人所著的著作,是出世法,是開啟人心性智慧的鑰匙,文中旨意可令人開悟,我輩可不能將手指當月亮,或就字論字。莊子的意是在字外,起比方譬喻。比方譬喻不是真相,但可以通過比方譬喻開啟人的悟性,如醐醍灌頂,使人恍然大悟。
你的心太雜亂,腦子裡裝的亂七八糟的東西太多,你的心太亂,妄念太多,放下吧!佛曰:
心妄動而罪生,性本真空,纖毫無染,只因一念妄動,遂起十界業緣。是以心生則種種法生,法生復種種心生。其心不起則已,起則有業。故《地藏經》云,舉心動念無非是罪。又云惡習結業,善習結果。況自有生以來念念不停,所結罪業重如大地。《净度三昧经》云:一念受一身。善念生天上人中身,恶念受三恶道身。百念受百身,千念受千身。一日一夜种生死根,后当受八亿五千万杂类之身。我們修行就是滅念,清淨自心,不讓妄念叢生,你若真修行,看那麼多世間俗書無益。
還有,莊周的文章像【養生主】,我們不能像世俗書那樣看,人用世俗心來讀就成了世俗書,世俗中的學者就把它列為哲學範疇了,這樣人們就不知道其實莊周所著實乃道也!
中和道人於成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