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黃帝立爲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於空同之上[1],故往見之,曰:“我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穀[2],以養人民。吾又欲官陰陽[3],以遂群生[4],爲之奈何?”
廣成子曰:“而所欲問者,物之質也[5];而所欲官者,物之殘也[6]。自而治天下,雲氣不待族而雨[7],草木不待黃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8],而佞人之心翦翦者[9],又奚足以語至道!”
黃帝退,捐天下[10],築特室[11],席白茅[12],閒居三月,複往邀之。廣成子南首而臥,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再拜稽首而問曰:“吾聞子達於至道,敢問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
廣成子蹶然而起曰[13]:“善哉問乎!來!吾與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14];至道之極[15],昏昏默默[16]。無視無聽,抱神以靜[17],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女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女內[18],閉女外[19],多知爲敗。我爲女遂於大明之上矣[20],至彼至陽之原也;爲女入於窈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21]。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女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以處其和[22],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常衰。”
黃帝再拜稽首曰:“廣成子之謂天矣!”
廣成子曰:“來!餘語女。彼其物無窮,而人皆以爲有終;彼其物無測,而人皆以爲有極。得吾道者,上爲皇而下爲王;失吾道者,上見光而下爲士[23]。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24],故餘將去女,入無窮之門,以遊無極之野。吾與日月參光[25],吾與天地爲常。當我[26],緡乎[27]!遠我[28],緡乎!人其盡死,而我獨存乎!”
(《在宥》這篇文章乃是古代崇拜莊周的後學所作,這位古代崇拜莊周的後學對道的知解真可謂是夠深的,對修定也有一定的瞭解。殊不知對修道來說,知解越多,離道則越遠。因爲尋求知解乃是增長邪知邪見。修道是實證。要實證則必須滅念,滅掉頭腦裏的任何知見,使心恢復清淨無爲原始本來的狀態。而不是在語言文字上去爭辯,去尋找道。《在宥》這題目看起來在說自在寬容,文章裏卻全部都是是非,完全是在心外談法。用知解上的德反對知解上的非德,用知解上的道反對知解上的非道。這完全是在是非的兩邊,道是一,不是二,道是兩邊不落,甚至連中道這個概念也沒有,如果有中道的念頭,那麽中道也成了一邊了。道是清淨心。可見該文作者是個沒有見道的人,雖然不是象《馬蹄》和《胠篋》的作者那樣是個惡知識,但也起著盲人指路的作用。不懂道怎麽能夠寫道的文章呢!會害人的呀!一個崇拜莊周的後學,一個學道的人,怎麽能夠心執一邊,用非仁反對仁,用非禮反對禮,用非義反對義,用非聖反對聖。這豈不是在擾亂道心麽。在世間法裏豈不是在擾亂人心、擾亂社會、爲現實的盜蹠樹立殺人放火是應該的理論依據麽。文中有黃帝請問廣成子長壽之法,廣成子用修定來回答。長壽法是世法,修定是出世法,如果用修定來解決長壽法,那麽修定就成了世間法了,心有求而不能得定。修定是有次第的,層次很多,佛家的禪定就有四禪八定。就算修到最高的四禪境界,也還是凡夫的地位。修定的目的是爲了見性,就是使自己的原始本心顯現,而非是求什麽長壽、神通、功德之類。作者是個只懂語言、文字、知解上的修定,而不懂實際真實之修定。該文作者還在文中描寫老聃回答崔瞿的提問時,從老聃嘴裏說出來的全是是非煩惱,對當時的社會表現出強烈的怨恨和不滿。這是得道的老聃嗎?這是能寫出《道德經》的道家宗師老聃嗎?這分明是世俗裏的一個牢騷客。而且這虛構的故事太過於離譜,故事裏老聃大談起歷史人物的成敗與是非,我們姑且不說他該不該談,單就他提到的儒墨之爭而言,就太過於荒唐。儒墨之爭開始的時間應該是老聃死後五十年左右,儒墨之爭的最盛時期應該是墨子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學生時期,這應該是老聃死後八十年至一百年以後的事了,老聃怎麽能在生前評論起死後幾十年才會發生的事?儒墨之爭的墨家宗師墨子(即墨翟)生於西元前468年,卒於西元前376年,活了九十二歲。而儒家的宗師孔子生於西元前551年,卒於西元前479年,也就是說孔子死了十一年墨子才出世,墨子青年時期曾學習儒術,他不滿儒家煩瑣的“禮”,而另立新學,聚徒講學,這應該是墨子中年後的事了。墨家的興起,而成爲儒家的主要反對派,應該是孔子死後五十年以後的事,儒墨相爭最盛的時期應該是孔子死後一百年前後。孔子與老聃是同世之人,孔子曾向老聃請教問禮,許多文獻都證明老聃比孔子的年齡大得多,孔子活了七十二歲,這時的老聃至少也應該是九十以上。沒有資料文獻證明老聃活到了九十歲。按各種資料推究,大概也就是八十多歲。也就是說,孔子死時,老聃也許已死了多年了。作者描寫老聃大談曾參、史魚、儒墨之爭,這不等於象《齊物論》中所說:今日去越國而昨天就到了那樣滑稽荒唐嗎?作文章要嚴肅,特別是寫修道的文章更要絕對的真實。作爲一個莊周的後學,應該效法莊周做一個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道是來不得半點虛構的。)
【注釋】
[1]
廣成子:傳說中的上古修道人。空同:山名,傳說中上古修道人所住的山。
[2]
佐:助長。五穀:黍、稷、菽、麻、麥。
[3]官陰陽:掌管陰陽。
[4]以遂群生:以遂衆生之願。
[5]物之質:事物的本質。
[6]物之殘:指事物非本質的沒有多大用處的邊末事。
[7]族:聚攏,凝聚。
[8]荒:昏暗,這裡指月光昏暗。
[9]佞(音寧):慣於用花言巧語諂媚的人。翦翦:指心狹隘不容任何物。翦(音剪):同剪。
[10]捐天下:放棄了天下。就是把天下讓給了別人。
[11]築特室:蓋了一間單獨的靜室。
[12]席白茅:鋪上白茅席。
[13]蹶(音覺)然而起:翻身就起。蹶:本意指摔倒。
[14]窈窈冥冥:指入定的狀態。心靜幽深,無念忘我時的定境狀態。
[15]至道之極:指定中心靜到了極處。
[16]昏昏默默:同樣是指心靜入定的狀態。
[17]抱神:入定時心神歸一,心神不散亂即抱神。又名抱一。
[18]慎女內:謹慎地守住你的內心使之不散亂。女:通汝,即汝。
[19]閉女外:關閉你與外界溝通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
[20]我爲女遂於大明之上矣:我將幫助遂你明道之願矣。
[21]至陰之原:陰和陽之原是太極,就是道,也叫一,陰或陽爲二,一生二,一是二之原。
[22]和:文中之意爲一不生二,二和爲一,不分之意。
[23]得吾道者,上爲皇而下爲王;失吾道者,上見光而下爲土:得到了我的道,上可以爲皇,下可以爲王侯。喪失了我的道,上只能見太陽光,下則化爲黃土。(道非是誰的,道也非誰的專利。如果說道可以傳遞,你沒有道,我有道,我把道傳給你,你就有道了,這是我在騙人。或者說你沒有功能神通,師父把功能輸給你,你就有功能神通了,這同樣是在騙人。這樣的師父是邪惡的,是個根本不懂道的大騙子。那道究竟是什麽?修道究竟是怎麽回事?在這裏不妨直說了吧,沒有什麽可神秘的。道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原始本心。佛家叫清淨心、佛、如來、佛性,佛道兩家有稱明心見性之性。不光人有,一切有情衆生都有。只不過我們的這個道心早已被污染了,已不是原始的本來面目。所以我們需要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這就是修道。怎麽修?就是清淨自心,滅念息心。就這麽簡單,不怕修不成,只怕你不信。使心清淨的方法沒有一定,只要能使自心真的清淨下來,就是正法,法無定法就是此意。也不一定非得有師父教,機緣成熟自己也能明道。當然這樣的人太少了。修行人最好是能遇上見道了的善知識,以免盲修瞎煉。見了道的善知識授徒也只能起增上緣的作用。心裏清不清淨,滅不滅煩惱,完全是修行人自己的事,師父是幫不上忙的。俗話說,傳法在師父,修行在自己,絕無師父傳功給弟子之說。就像是弟子餓了,不吃飯。讓師父幫吃飯,把飽傳給弟子,弟子就飽了之說。修道是修自己的心,決不是修師父的道。如果師父說要弟子修師父的道,那麽這個師父就一定是個不懂道的惡知識、大騙子。如果這個師父說得了師父的道就會上者爲皇,下者至少也爲王;得不到師父的道,你就只能面向黃土背朝天,那這就不是在修道,這簡直是把修道說成是謀取帝王位的手段。危言聳聽太過矣,希望讀者讀到這裡明白作者並非是個真懂道者就行了。
[24]百昌:百物,也稱萬物。
[25]故餘將去女,入無窮之門,以遊無極之野:所以我將離你而去,進入大道無窮之門,以逍遙遊於無極之境。(入道並非是這個形體要到哪里去。道就是自己這個心,當下息心便是,它是不來不去的。如果離開自己的心到外面去找道,好比是你用眼睛到處去看,去找什麽地方有你的眼睛一樣。這段句子哪里是說進入道的境界,完全是在說出去旅遊。吾與日月參光:我與日月同光。
[26]當我:迎面而來的。
[27]緡(音民):古代穿銅錢用的繩子。文中比喻牽挂。
[62]遠我:離我而去。
【譯文】
黃帝立爲天子十九年,政令通行天下,聽說廣成子在空同山上,便去見他,說:“我聽說先生已通達至道,請問至道之精髓是什麽?我想用天地之精華,來助長五穀,用以養育人民。我又想掌管陰陽,以遂衆生之願,不知如何辦?”
廣成子說:“你所想問的,是事物的本質;你所想掌管的,是事物的殘渣。自從你統治天下以來,雲氣不等聚集便下雨,草木不等待黃便枯落,日月之光越來越昏暗,你這個花言巧語諂媚的佞人,心胸狹隘不容物,有什麽資格談至道!”
黃帝回去後,放棄了天下,蓋了一間單獨的靜室,屋裏鋪上白茅席,靜居了三月,又去請教廣成子。廣成子朝南而臥,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再次叩拜後問道:“我聽說先生已通達至道,請問修身怎樣才能長壽?”
廣成子翻身而起說:“你問得很好!來!我給你講至道。至道的精髓,心寂而幽深;至道之極至,心定而無念。無眼耳之功用,守神以靜,肉身自然歸正。自心必須安靜和清淨,這無須勞累你的形體肉身,也無須擾耗你的精神思維,這樣才可以得長壽。目不外視,耳不外聞,息心滅念,你的心神守住自身這個形體,你這個肉身形體就會長生。慎守你的內心,使之不産生念頭。關閉你與外界溝通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知見越多離道就越遠,修道就會失敗。我將幫助你遂你明瞭大道之願,達到大道至陽之本原;我將幫助你進入幽深的大定之門,達到大道至陰之本原。天地有他的自然司職,陰陽有他的自然歸宿,小心謹慎地守住你的形體,你的身體自然會健康強壯。我守心歸一,使心處在祥和的境界,所以我修身已有一千二百歲矣,我的外貌一點也未見衰老。”
黃帝再拜叩頭說:“廣成子可以說是天人了!”
廣成子說:“來!我告訴你。萬物本來是沒有窮盡的,而人皆以爲有窮盡;萬事萬物本來是不可測量的,而人皆以爲有其極限。得我道的人,上可以爲皇,而下可以爲王侯;失我道的人,上只能見太陽光,下則化爲黃土。現今蕓蕓衆生皆生於土而回歸於土,因此,我將離你而去,進入那無窮之門,在那虛無渺渺中遨遊。我與日月齊光,我與天地一樣恒久不變。迎我而來的,我不在意!離我而去的,我也不在意!人都要死去,只有我永遠不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