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房地产调控的逻辑性

(2012-07-04 08:16:06)
标签:

杂谈

    根据论题的要求,舍去对错、舍去利益寻求问题的简单化,仅从逻辑上分析房地产调控。

    一、惨痛的现象

    自从1999年住宅产业出生以来,中央政府先后策动了6次房地产调控,耗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支付了巨大的机会成本,均没有取得效果。

    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社会上普遍认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终于让房价低下了不屈的头颅,立头功的是----大内高手限购令。

    在限购令仍然存在的前提下,房价开始反弹了!?我认为去年房地产市场寒冷和房价下降的原因并非房地产调控,而是调控与其他几个更主要的因素契合了!

    其他几个原因分别是经济衰退、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房价自身下调的客观要求(经过09、10两年的狂涨以后房价有盘整的要求)。正因如此,让调控成为竹篮子打冰,当以货币紧缩为代表的经济寒冷时,调控打上来的是冰显得有效,而当经济转暖以后调控打上来的冰变成了水!

    二、住宅产业的目标

    中国造出住宅产业这个孩子是有使命的----拉动经济,当初叫做新时期国民经济增长点!

    这个目标赢得了具有强烈行政色彩的体制赞赏,很快就形成了十分厚实的机制,具有相当强的驱动力,形成了实实在在的目标。

    从这个角度而言,在目标没有调整的前提下,房地产的格局没有什么问题,地方政府也没有什么问题,民生、保障房都是这个目标的附属物。

    这个目标与过快的城市化进程、资源过度向城市特别是向大城市聚集相结合,形成了房价持续走高问题,房价、地价更多地支持了目标。

    二、房地产调控不成功的逻辑性基因缺陷

    调控就是管理,管理就是确定目标,让现实接近目标。

    房地产调控的目标是什么?是在有意无意不触动上述目标的前提下,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而房价具有相当的客观性。

    住宅产业出生的使命是拉动当时疲软的市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迅速形成了相应的体制,这个体制极具操作性,到现在为止那个目标、体制都没有太大变化,所以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操作没有违背管理原理,相对而言它们更有生命力,而逆目标而行的中央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显得那么力不从心、那么事倍功半。

    房地产调控实际上没有目标,坚持不放松的决心无所依!调控注定是一场虚空,每次调控都最终都不了了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