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论:房地产市场--我的地盘谁做主

(2009-12-15 08:44:27)
标签:

财经

    如果从文化上寻找目前中国的忧伤,自以为是、自欺欺人、相互鄙视和敌视、缺乏理解和关怀都是特别主要的病症,这些病症在房地产市场上一览无余。
    我们选择了市场,这种资源自由流动的体制,面对市场运行过程和相应的结果,社会不是认可,而是似乎谁都想横加干涉,尽管一次又一次的无功而返,被人定胜天蒙蔽的国人痴心不改,仍然妄想做主市场,或者说希望市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走,很多是披着“民众的利益”的外衣,权贵者们的利益是利益,民众的利益也是利益。
    面对房市发烧,听到太多的的人议论、声讨,可很少听到我们有人检讨自己的炎症。面临着制度缺陷、面临让房价上升的种种“努力”,我们一直缘木求鱼。
    管理层:在房地产经济面前,管理层面对计划经济的东西还很多,这个账目还没有偿还清楚,就增加了“把住宅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的新债务,改革过去这些适应市场,难度、动力都有问题。但是,面对过高的房价,增量房源都是高档房,高房价包含的是畸形的产品结构,当管理层也谴责高房价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不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不着手开始构建住宅租赁市场……
    学者:学者善于使用数据说明问题,面对房地产市场的矛盾,学者们把“中国忧伤”演绎得淋漓尽致。
    流动是市场的最大特点之一,因为流动信息就特别重要,信息的准确是市场的生命线,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信息失真比高房价、泡沫更严重。举例来说,房价高吗?也许真的高了,但是高多少?怎么高了?有人就用增量房市场的价格说明现在的房价,这个数据更能说明高房价,可他不真实,就像把一个发烧38度的人说成40度。其中有两个问题,一是经过10年发展,很多城市都是一二手房各占据半壁江山,仅仅用增量房的价格表述房价是不准确的信息;二是增量房子数据产品结构失衡的怪胎--都是豪宅。
    然后,看看学者经常使用说明问题的指标。
    房价收入比--很多学者没有下功夫,就如获至宝般的使用这个指标说明问题,实际上他们搞不清楚收入、房价,甚至搞不清楚用什么样的房子来计算,得出的结论缺乏坚实的基础,对决策缺乏帮助。
    当他们使用租售比的时候,也相当有问题,使用他们的思路也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租金太低了,学者的成果帮助解决中国的住宅经济问题,还希望他们再多下一些功夫。
    民众:拥有房子是百姓的梦想,在市场的背景中,资源有价格就一定有人买不起十分正常,拥有贵重的房子理直气壮,恐怕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很多人甚至在高房价和低租金的住宅经济背景中,诅咒说高房价剥夺了生育权。
    制度和经济背景:房地产中有太多的制度不合理,比如经济适用房集中体现了保障制度的缺失,集中体现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矛盾;土地制度和政府的土地财政等等。中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资源过度集中超级城市的问题,城市辐射力越大,城市房价和本地居民收入的不对称性越大,这很多东西都折射了房价上。
    林林总总的问题,都集中在房地产市场上,有些是我们必须承受的成本,有些是我们要改变的原因后才能希望的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