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地方政府调整新政策进言

(2008-10-24 07:50:17)
标签:

财经

为地方政府调整新政策进言
   面对住宅市场的骤然转冷,因为住宅市场与地方经济休戚相关,地方政府小心谨慎地开始调整政策,实施被民间成为的“救市”,因为这种行为和此前的中央政策有不一致之嫌,也因为过去的住宅市场太疯狂,使得地方政府转变政策有些“偷偷摸摸”的。
    现在,形势变了、中央的政策走向变了,地方政府的措施也因此“正大光明”,因此,有必要来说说政策的局限性。
    第一,政策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目前的救市政策还不够深入。在住宅市场疯狂的时候,各级政府制定了很多针对炒房的政策,例如限制更名、购买房子以后5年再出售才免交所得税等等。现在,政策的取向应该是促进、活跃住宅交易,而且,由于住宅价格开始调整,炒作的空间微乎其微,放开这些政策不会造成普遍的炒房问题,所以,各级政府应该清理与当前政策走向违背的老政策,才能取得更好的调控效果,有时候这些更细节的政策会比目前的大政策更重要。
    改变政策走向首先要改变基本思路。
    第二,政策与土地出售的关系。市场变冷以后,不可能指望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消费者、开发商的信心需要时间和一些条件,只有这些得到改观以后,才能对土地市场产生影响,各级政府要有耐心,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才能对获取一个理想的土地市场。
    第三,怎样面对保障房。住宅市场的狂躁、地王纪录频繁被刷新,客观上产生了建设保障房的需求,实际上保障房在经济上、体制上未必是合理的,只不过当时的政治需要保障房,保障房政策让我们把这种制度基本政治化了,缺乏经济考虑,如果房价下调、构建好住宅租赁市场,保障房未必是理所当然的。
    在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的时候,政治上仍然需要强调要保障房。但是,从资金来源上讲,保障房是基于地方政府有大把的土地收入,拿出其中一部分构建保障房,现在,这个前提不仅已经没有了,而且,更为深刻的的是,如果地方政府过多地建设保障房,会恶化城市的住宅产业环境,保障房会到理所应当的挑战。


    在住宅市场调整中,有很多东西应该调整,不仅仅是价格,甚至说价格是不合理体系的表象,可惜,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对准了房价,埋在房价深处的问题我们没有理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