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的政策已经明了--降低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
或许不少人认为市场就会由此转变,所以说“解放军真的来了”!
在中国政府万能有些深入人心!这可能是计划经济的余毒,在那个时代,社会都是由看得见的手政府把控,政府真的具有绝对的能量把控经济走向。当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以后,政府的这种能力逐渐在减弱,经济有本身的走向,只有当政府的政策和经济本身走向一致的时候,才能有巨大的果效。
看看股市,当它牛气冲天的时候,政府怎么压制都归于无效,而熊像呈现,怎么救市也都刚才与无效,当市场本身要调整的时候,一个小政策就会扮演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角色。
自从政府开始调控房地产市场以来,各种手段措施可谓层出不穷,可房地产市场就像是一个不听话的坏孩子,价格自走自的,根本不理会强大自尊的政府和政策,以“二套房政策”为标志的新一轮中央政策,终于让住宅市场低下高昂的头,显示交易量下滑,然后是被认为不可能下降的价格开始松动,住宅市场进入整合期!
但是,市场进入整合是政策的作用?还是市场本身进入调整期?如果两者都起作用,谁的力道更大?看社会主流,似乎人们顽强地相信是政府政策的力量!或许市场有的是宽容,不愿意和我们争论,暗自思量:稳定地盘你想做主?
如果人们顽强相信市场低潮是政府政策导致的,那么,政府政策就具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功力,现在,政策的走向变了,又开始鼓励住宅消费了,市场由此能够轻而易举地转变了。
我的态度很明显,市场有自己的走向,政策不能完全左右市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问题很多,价格只是一种表象,房地产市场中有很多关系没有理顺,如住宅和其他物业的比例(比价和量)关系、住宅市场中购买和租赁的关系、过度使用住宅拉动经济、糟糕的保障房制度、糟糕的土地制度、管理能力低下收益很高的开发商等等,都还没有调整到位,一个政策就能“管教日月换新天”是困难的。
市场是否会积极反映中央政策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新政策只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而且救市和价格调整也不是绝对的关系。
至于政策中规定的加大保障房建设恐怕要虚幻,因为地方政府的土地频频流拍,出售的也卖不出好价钱,多数地方政府的保障房就是从这里支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