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能拯救开发商

(2008-11-15 09:03:44)
标签:

财经

    房地产开发商注定在中国的风口浪尖上。
    1、在世纪交汇的时候,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应该有一次剧烈的调整,很多企业本应该会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中央政府实行了用住宅拉动经济的经济政策,让开发商峰回路转,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活得相当滋润,在长达将近1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它们成为了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特定人群,它们用落后的企业机制,经营着庞大的资产,像万科那样做企业的开发商凤毛麟角。
    例如,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急剧投入,土地价格相应快速提升,让开发商今年拿到土地,两年后出售楼盘的时候,土地价格已经翻番,即使它们把土地、水泥、钢筋组合成为房子,几乎没有什么附加值,也没有影响它们的“暴利”。
    2、由于房子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尽管中国在改革开发中,任何商品都走过“开始供不应求--暴利--后来供过于求--微利甚至亏损”的过程,例如现在几百元的彩电当初要几千元,但是,从来没有一个行业中的企业群像房地产企业这样,得到民众的如此恶评。
    3、住宅是一个不成熟的产业,不成熟的产业一定要采取“百米跑”的速度生产产品--拿地、规划设计、施工、预售都是注重速度的,这个产业中的企业,在享受速度带来的诸般好处的同时,注定要承受种种机会成本。例如,当市场要求开发企业的产品由期房变成现房的时候,不知道要要多少开发商的老命!
    4、外界评价好与坏很重要,例如,当中国的房地产出现问题的时候,政府的很多调控措施都板板拍在开发商的屁股上!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自己是否充实,很多开发商坚信--在市场调控下,活下来就会注定迎来阳光明媚,这有些自欺欺人。如果仅仅是活下来而不能让自己的企业升级,实际上只是苟延残喘而已!
问题是有几个开发商有资本升级,过去经济快速发展带给它们的好处,也让它们产生了巨大的行事惯性,多数人会对旧模式产生依赖症,而不能与时俱进。例如,过去多数开发商把所有的精力都放置在开发产品上,殊不知合理的状态,应该是在企业的平台上生产产品,而不是像目前多数企业“超级个体户”一般。
    在市场整合期间,整合的肯定不仅仅是价格、产品、销售,而更深层次的是企业的文化、组织架构、商业模式、业务流程等等,可是,当众多的开发商仍然把注意力都放置在价格、产品上的时候,谁来拯救开发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