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个角度看“名教授”被中学生抢话筒(附图)
标签:
教育抢话筒 |
分类: 时事热评 |

今晨上网,见类似《合肥知名接受演讲被学生抢话筒,当场直接炮轰,网友直呼解气》遍布网络和微信朋友圈。然而,这只是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一周曝光的冰山一角。
2月15日,江苏泰州初中老师课上打学生,教育局介入;同日下午,湖南长沙两位老师迟到,被校长抓住在操场罚站。2月16日,仙居县职业中专发生斗殴两死两伤。17日,陕西咸阳市乾县教育界回应该县黉[hóng ]学门中学劝退初三学生。直至18日下午,合肥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宏友在庐江中学进行“感恩教育演讲”,发表不雅言论被学生“抢话筒”。至于女生给校长打电话录音、女教师“训”学生视频、再现“毒教材”直播等等等等多触目惊心。
纵观网上的帖子与跟帖,其内容或赞扬、或曝光、或声讨。换一个角度看类似副教授陈宏友竟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明目张胆地宣扬“读书是为了出国赚钱、找外国人结婚生子改善基因”等言论,不由得让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其一,一个这样的教师,能教出怎样的师范生?一个这样教师的学生,又能培养出怎样的未成年?其二,师范学院竟然容忍这样的教师,学校班子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都做了些什么?
客观地讲: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近十年来,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印发了一系列文件,如:2012年8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4年1月11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然而,到底落实的效果如何有目共睹,此处无需再赘述。
今天,一位师范学院的副教授、一位名师、一位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竟敢在中学的讲台上公开宣传“不雅言论”,这给教育管理者敲响一计震耳欲聋的警钟。因此,我们不能愤怒一下、声讨一下了事;而应该应该,换一个角度看待“抢话筒”事件,去寻根求源,以找到建设能够满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的、合格的建设教师队伍的有效办法。
纵观半个多世纪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第一,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全国性反师道尊严潮流,把教育内部的很多东西彻底打破;至今,很多新的东西还没有建立起来。例如,中小学校的管理体制始终处于不断探索与完善的过程中。第二,新形势下,很多东西对教育特别是对教师的影响,从教育外部到教育内部对很多东西缺少一个客观认识,更缺少正确的对待。第三,学校管理上“有法难依、执法难严”。说真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永远是一对矛盾无需置疑。当过书记、校长者多有这样的体会,考核“投票率”是一个硬指标,如同一个“紧箍咒”;为了得票率高,平时对于一些不良现象不大敢管......。一句话,出现“副教授”这样的“教师”,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教育管理,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上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无数事实一再证明:教育者须先受教育——打铁先得本身硬。早在2008年9月9日,温家宝总理邀请8位来自基层的中小学教师参观中南海并座谈时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此,面对“二十大”提出的“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应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施教”,加强学校管理力度。尤其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鼓励学校的书记、校长大胆管理,做到:“勤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不能再让无良教师、“毁三观”的言行占领三尺讲台,再毒害青少年一代!
如今,可喜的是一些中小学正试点将党组织建立学校党委,为学校班子增强领导力;为加强对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教育,以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造更好的环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