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市应急局提示勿拿生命开玩笑(组图)

标签:
滑冰落水 |
分类: 时事热评 |
2月4日星期六,上午10:50北京市应急局通过手机短讯发布提示:“野冰场所冰面厚度不一,气温回升致冰层加速融化,存在安全风险。请广大市民前往正规冰场娱乐,切勿‘滑野冰’,确保人身安全。”这种把提示发布到每个人的手机中的做法非常及时、非常必要,是对全体北京市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具体体现
中国人自古对于冬天的寒冷等级用“数九”计算,且有一句顺口溜: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抬头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如今,从2月5日就进入“六九”。再有,北京地区未来7天的气温仅为
-2~7。在温度不断回暖过程中,河面上的冰则逐渐呈“竖丝状”,承载力渐渐减小;因此,上冰面的危险越来越大......。
如今,刚刚进入2023年37天,据网上资料:1月1日,密云一男性被困冰下,被消防救援人员救出,已无生命体征;1月4日,通州区一非正规冰场,有2名男子不幸落入冰窟窿遇难;1月7日下午,北京展览馆后湖多人在滑冰时落水,万幸的是无伤亡人员......。进入1月,一周之内北京119指挥中心便接到6起冰面救援警情。从2月4日开始,《北京多处冰场关停 仍有人在滑野冰》。


这里不得不提醒:在笔者看来,春节期间开放的正规冰场,有的也存在着某些隐患:不太宽的湖北侧是未结冰的水面,而南侧就是冰场;有的冰场内设置售货摊导致人员高度集中,无形中加大局部冰面的压力......。



实事求是地讲,每年冬季滑野冰的现象都比较普遍,尽管落水伤亡事件频出频传,但有水就有冰、有冰就有人滑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上冰、滑冰的危险远不限于落水,还有摔伤、摔亡。笔者上小学时,见有一个低年级男生因滑冰摔一个“大仰壳”而身亡。


最让人难以理解,直到昨日仍有家长带孩子上水渠冰面上玩耍,以至于有关部门不得不拉起警戒线以示现场提醒。
我们说,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应该珍惜生命、爱惜生命。无论男女老少都应该重视起市应急局的提示,不要冒险上野冰、滑野冰,不要抱侥幸心理;否则,万一出现意外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