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尊师,从家长向老师告子女状说起(附图)

(2022-09-10 11:32:52)
标签:

教育

教师

啃老族

分类: 时事热评

今天是2022年教师节,一早头条号悟空问答就发出邀请回答:我的女儿40岁,学历为硕士生,不上班啃老,还整天在微信群里辱骂爹娘,我们该怎么办?我毫不犹豫地回答4个字——自作自受!

作为退休教师和曾经的未成年人家长,看到今天绝大多数孩子从走路都不利索到高中拿家长的话当耳旁风,不但无所畏惧还往往迫使父母屈服,实在难以理解。问之,家长尤其是老人几乎异口同声管不了!更有甚者竟敢主动挑衅老师,这岂能不令人担忧。

自然界中,无论飞禽走兽都知道护着自己的孩子,家长宠爱子女更是天经地义;因此,才有了舔犊之爱的成语,即:以母牛用舌头总舔自己的犊子一样,喻父母对子女有不加任何条件、无需理由地去爱。正因如此,很多行业象相声艺术传承那样有子女不能拜父母为师的规矩。

不仅如此,过去学徒家长还要与师傅立下类似这样的字据,即:情愿送子XXxx处学徒,三年为满。擦桌扫地,提水做饭,只许东家不用,不准本人不干。期间,如有违反x规,任打任骂,私自逃走,罚米十石,投河奔井与掌柜无关。空口无凭,立字为证。铁匠铺学徒还有飞锤走錾,打死无怨一条。窃认为:如此,就是给师傅以尽可能大的管教权,以威慑促使徒弟服从管教。

上世纪60年代初笔者上小学,当时小儿不听话家长总以将来上学,让老师去管来安慰自己、吓唬孩子。举一个例子足以证明家长配合老师教育之和谐。夏天农村孩子喜欢野泳,为避免溺水危险,老师发现疑点就在孩子胳膊上划道儿验证,一旦做实除了罚站,若是家长得知还要补上一顿饱揍。因此,家长一句再不听话,我就找你们老师去就是镇妖石。如今,多数家长往往会给孩子打掩护只有天知道!

70年代初我上初中,某天一位父亲拉着儿子脖领儿来找班主任老师评理,给我留下深刻记忆。今天回忆起来,那是社会普遍尊师重教使孩子对老师产生畏惧所致。那时,小孩动不动以老师说的怼家长。久而久之,教师在学生心中确定了位置,进而形成是非感,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如今,从网上到坊间,对教育指手画脚、诋毁教师成为一种时尚,朋友小聚、邻里闲聊一提到教育往往一片否定之声。不管承认与否,很多家长把孩子不服管归罪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学校和教师的无能,且动辄向学校、教师讨说法。有家长撑腰孩子当然有恃无恐。以至于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在内的9部委联合颁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亲自抓校园欺凌专项整治。

一方面,家长管教子女多不听。类似于孩子总是和父母唱反调,一点也不听话,该怎样给孩子纠正的求解遍布自媒体;另一方面,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吹毛求疵,哪怕孩子对老师批评的语气不接受,家长也要上告。致使学生成了掉在灰堆里的南豆腐,吹,吹不得;打,打不得。等到出了问题,家长只会一味地抱怨和干瞪眼。由此,我不由得想起两个星期前的一件事:邻居陈家二哥捡到一只灰喜鹊雏鸟,他根本没有饲养经验,还假充能耐梗舍不得送人,最终鸟子死了。现实中,二哥养鸟现象绝对不在少数。

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服管、成才。但囿于认知水平有限和长期以来社会大环境熏陶难以做到有真正地尊师......。既然《家庭教育法》已经提醒家长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与中小学校、幼儿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社区密切配合......,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就应该本着对子女负责的起码原则,反思如何促进子女成才的问题,拿出自己的主见、方法和具体行动,万不可学邻居二哥养,坚决避免犯二尊师,从家长向老师告子女状说起(附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