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度
业务部新分来一个大学生,主管从我的区域划了一部分给他。起先,业务部人少,我管的区域过大,来一个人帮我减轻下负担我还感觉很高兴。
学生嘛,没有多少经验。我分给他的区域就不是特别好的地方,用主管的话说,就是先锻炼锻炼他。
业务部的人表面上看都是一团和气,称兄道弟的。但内心上,每个人都在和另一方比拼着,拼业绩,拼奖金。你的销售要是一直落在别人后面,别说生活没人家过得滋润,恐怕最后连饭碗也保不住。
我却从来没把大学生当作对手的,有事没事还给他传授传授经验,讲讲与客户的沟通技巧。大学生一脸崇拜的看着我,一口一个“师傅”的喊得我轻飘飘的。
但我却是低估了大学生的能力。他进入角色很快,悟性也很高。先是他把他管理区域内的县级经销商全部撤掉了,集中到一个市级代理商上来。接着他又给上面申请了针对各地市竞争产品的应对议案,要了相关资金支持来辅助代理商运作。
他的方法很见效,两个月后,之前公司最不看好的区域起死回生,他的销售业绩直接追上了我。这我倒不在乎,问题是那个区域之前却是在我的管理范围内,我在主管面前就有些抬不起头。
有天,我接到了一个客户的电话。大给我诉苦,说大学生找的市级代理商另外在他们县城开发了一家客户,不再让他们做产品了。我有心说,谁让你们当初不好好卖呢。但一想,大学生继续在业务部呆下去对我将是个很大的威胁,何不让他们联合起来把他拿下去。我于是对客户耳语这般这般。
过了几天,老总的电话就频繁地响起,多是县级经销商投宿大学生的。这个说,他借了他们钱不给。那个说,他经常上人家那蹭吃蹭喝。最让老总气愤的是,大学生押了一车货路过一个县城时,被这里的经销商扣住了,说,不把他们的库存清掉,就不放车行。
大学生在公司里变的很尴尬。他多少猜出和我有些关系,跟我说话也冷冰冰的。呆了一段时间后,就离职了。
到来年春天,公司的几个大股东却突然撤资,公司状况一蹶不振。我就寻思重新找个工作。看好了一个和我对口产品的公司投了简历,第二天就接到了电话,通知我去面试。
我准时来到这家公司,前台把我指引到人事部的办公室里。一个人在老板台后面坐着,脸背对着我。我咳嗽了下,他就迅速的扭了椅子过来。我一看,居然是他,那个大学生。大学生对我微笑着,说,师傅,好久不见了。我一看简历就知道是你了。欢迎你到我们公司上班。我一脸尴尬,不知道说什么。大学生却象忘了当时的事情样,亲热的和我谈着。
我仓皇的逃出了那家公司,拒绝了大学生的邀请。有了裂痕的瓷器是无法再恢复原状的。不过我却懂得了在职场上还是给人给己留个退路为好。
更多职场故事请您批点:
职场系列之一:因祸得福
职场系列之二:被离间的跳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