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说事:(311)谁来救奶市?百姓相信谁?——惟有政府可为之!
我真想:向国务院进一言
这几天,连续看到许多大型的奶制品企业,继续拒绝收购鲜牛奶。奶农为了不让奶牛因为“涨奶”而闭塞“奶腺”,只能尽量少喂食料,让奶牛少产奶。同时一边挤奶,一边流着眼泪,大桶大桶地把挤出来的新鲜牛奶,倒进下水道和废水沟里。此情此景,让人感到惋惜和痛心的同时,更是担心和忧虑啊。
眼下,数以万计的奶农怎么办?数以万计的奶制品企业工人怎么办?数以亿计的“喝奶一族”和儿童怎么办?中国的民族工业怎么办?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再也不能拖下去了!
因此,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马上链接起奶农——企业——消费者之间的“供销产业链”。然而,消费者的心理能一下子缓过来吗?换句话说:老百姓能够相信吗?因此,我的观点是:惟有政府可为之!惟有政府可救之!
何有此说,且听我分析的10个不相信:
1、所谓的21家奶制品企业的联合承诺,老百姓不相信。因为这样的承诺在市场上难道还少见吗?
2、影视明星、著名节目主持人的形象代言人,老百姓不相信,这个当已经让老百姓上怕了。
3、街头巷尾的广告、传单和横幅,老百姓不相信,他们知道这些都是假的。
4、媒体上的广告和宣传节目,老百姓不相信,这些都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5、所谓的什么认证书、质量保证书,老百姓不相信,这些都是自圆其说的。
6、什么驰名商标、著名品牌,老百姓不相信,因为这些可以用钱买的。
7、新闻发布会和所谓的新闻正名等新闻,老百姓不相信,这些都是适应形势的需要和“救市”而炒作的。
8、大型的促销活动、优惠措施,老百姓也不相信,因为这里就有“变本加厉”的嫌疑。
9、哪怕有相关部门出面澄清,老百姓也未必相信,因为对这些相关部门,已经失去了公信力和信誉度。
10、哪怕是免费赠送和有奖品尝,老百姓也未必相信,因为孩子的生命和健康是第一位的。
那么,究竟谁能够救得了奶农、老百姓对谁相信?我认为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由国家和政府出面宣布、承诺和埋单。至于怎么操作,我有一个办法供国务院考虑:
1、由国务院建立食品卫生信息播报窗口:真正的、唯一的权威部门。
2、由中央电视台建立食品卫生信息公布的媒体通道,这是一个专用的、权威的、相对真实的信息窗口。
3、由国务院制订的、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承诺条款。
4、公布由国家制定的检测标准和即时的检测结果。
5、公布由国家权威机构宣布的惩罚和处理条款。
6、建立由政府专门机构直接操控的监督和赔偿体系。
我想,如果这样操作,老百姓才可能相信,可能会重新拾起老百姓对奶粉和牛奶的购买欲,才能挽救中国整个奶制品市场。因为,老百姓毕竟是爱国的,牛奶还是老百姓的日常消费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