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网友发出求“救”帖子后
昨天上午,本来约好几位朋友商议建立一个“影视馆”之事,然而因为有事所以耽搁了,什么事?那就是我在上午上网期间,接到一名网友的求“救”贴子。“求救”?可能有点危言耸听,但是我不得不去找她,因为她是一名姑娘,有难嘛,帮忙是应该的。
当我半信半疑地赶到甘泉路一家网吧放目四顾,在色彩斑斓的荧幕和晃动的脑袋中,一位倦容满面、略带几分苍白、几乎是斜躺在椅子上的姑娘进映了我的眼帘,带有90%以上的确认度我问到:“你是网上求救的”‘细软’吗?”“是的,是的,你是……?哦,我知道了,你是田埂大叔……?”看来,她也确认了我的身份。
接下去的谈话确实有点让我感动:“我是河北石家庄人,半年前就想到乌镇旅游,看看那种小家碧玉般的江南秀色和苍劲古朴的乌镇风光……”。“那你是一个人?就你一个姑娘家来了?”我不由感到诧异。“是啊,我是上一天下午2点上的车,在火车上整整站了29多个小时才到上海,没出站就到了嘉兴,又立马赶到了这里,可能有点晕车和太疲倦了,感到浑身不舒服,所以就到网上发了一条‘请来救我’的帖子,想不到你真的来了……”。
我帮助她找了一家旅馆,在房间,我仔细地端详了她:一张圆脸,没有妩媚,但有北方姑娘的真挚大方,也并不是眼下那些带着狂热感情寻找网友的年轻姑娘,用她的话来说:本次到乌镇违背了父母不让她一个人出远门,而她偏要圆一个“走南方、看古镇、寻文化、找感觉“的梦而出行的……。我为她的那份执着而感动,也为她的任性而无奈。
既然有缘相遇,今天一大早,我就陪她领略水乡的晨色,这位24岁的姑娘告诉我,她十分喜欢文学创作,除了平时常常写些小说以外,还在网上开辟了一间“我在沉思中生活“这么一个论坛,她对浙江风情特别感兴趣,喜欢收看浙江电视,她父母风趣的说她把浙江电视台节目设置成了她家电视机的主页……。
在习习春风中,踏着铮铮作响的石板老街和石帮岸,我们徜徉在古镇的晨曦中,刚刚露脸的霞光包裹着圆圆的太阳,一圈圈光束扔到了河里,把微风荡起涟漪变幻成一条条银链子,沿着东市河慢慢地走着,看着那些时而浮出水面,时而一个水花不见了的红鲤鱼和鲳条鱼,我们坦率的交谈着,当步上她梦寐以求的“逢源廊桥“时,她竟张开双臂,旁若无人地呼叫道:“太神气了,前天我只能在网页上看到的逢源双桥,今天竟能走进它,触摸它,感受到了这古桥的呼吸……”。从早晨到午后,我陪着她谈到了旅游文化,聊到了网络世界,也涉及到了人的观念和时代的变迁,就连他们家乡没有竹笋、本地人称之谓“花菜”的,石家庄则称“菜花”等一些家常话题也成了我们交流的内容。最令我惊讶的,她竟是一位知识面很广,特别是对江南景色情有独钟、并能对浙江风景作出入木三分评价的这么一位北方姑娘。
日过中午,当我送她上了前往江苏的长途班车时,当我们再一次紧紧地握手道别时,夺眶而出的眼泪足以说明了姑娘多愁善感的本性,她告诉我:“南方的景让我心动,南方的人让我感动,我已经准备了两个题目,写上此行的感觉:《古木阵香》和《当我发出求“救”帖子以后》。而我趁着星期天的休息,马上把这段经历信手涂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