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拙作见集了
昨天,我拿到了平生出版的第一本书《绿野田埂》,恐怕也是我此生的最后一本,今天把该书的《后记》奉上,仅当是留给自己的一点纪念和与广大好友通个气。
后记:为了出这本书,真是累的我满头大汗。
记得1965年深秋,时年15岁、初中毕业的我刚刚跨出乌镇中学大门,就沿着茅盾笔下《春蚕》一书中老通宝常常走过的那条“塘路”,来到当时的桐乡县民兴公社晒浜的一所村小任教,望着那些每天踩着田埂而来、晚上又沿着田埂而归的学生,特别是每星期踏着这两边长着杂草的田埂,前往碓坊桥中心学校集中学习时,惆怅、怨愤的情绪常常从心头泛起:这狭窄而又漫长的田埂路,何日是个头?说来也有趣,就在一个秋雨潇潇的傍晚,也是在条泥泞难行的田埂上,当时人称“小伢儿”的我,竟与一名乡村女教师,产生了朦朦胧胧的“处女恋”,大概这就是我至今还对田埂有着特殊情感的缘由。
我的笔名是“田埂”,我的网名也叫“田埂”,因为更实在的原因是我没有高高的学历文凭,没有深深的渊博学问,更没有厚厚的知识积淀,有的只是勤勤的耕耘劳作和实实的社会阅历,但就是这些用“吃奶的力气”拼搏出来的“结晶”,多次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的好评和荣誉,使我的人生也凭添了几分乐趣和色彩,看来,“田埂”这个朴实而又土气的名字真的与我十分相符。今天我把本书起名为《绿野田埂》,既是感谢过去那段在绿色田野上的“田埂生涯”对自己的人生激励和事业造就,算是怀旧之作,也是对自己10多年来点点滴滴、沙粒般的“涂鸦”作品作一个汇总,留下一点人生印迹而已。
最后我还得唠叨几句,别把我的书当成文学作品,您只要有空隙时读上几段,如有:“哦!当时是这样的,原来有这等事……”的感叹,已经是我最大的荣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