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评|悉尼劫持案何以引关注

(2014-12-16 09:40:05)
标签:

时事评论

澳洲悉尼劫持案

杂谈

分类: 2014年

   据中国新闻的报道说,澳大利亚悉尼发生人质劫持案,其中一名劫匪的身份曝光。他名为曼·莫尼斯(Man Monis),是悉尼居民,出生于伊朗,曾被指控谋杀前妻和性侵。报道称,曼·莫尼斯今年大约50岁,出生于伊朗,1996年以难民的身份流亡至澳大利亚。他自称是和平主义分子,曾向在阿富汗战死的澳大利亚士兵家属发送恐吓信,信中对战死的士兵进行了诅咒。莫尼斯为此被判社区劳动。

   今日早上持续17小时的事件以暴力方式结束,2死5伤,独狼为死者中一人。反恐队突然冲入,射击持续40秒钟。49岁18年前来自伊朗的劫持者为政治难民,臭名昭著,曾寄信给8名在阿富汗死亡的8名澳洲家属咒骂,用刀杀死前妻,02年以牧师身份骚扰6女性,现在保释。类似的劫持事件“不应该发生在澳大利亚”,终于还是发生了都。

   其实,一直以来对于澳大利亚本土几乎从未遭受过大规模恐怖袭击。但澳大利亚近来的安全形势难言乐观,种种迹象表明,在全球不稳定因素此起彼伏的骚扰下,没有哪一个国家还可以成为绝对安全的“净土”。有分析认为,澳大利亚成为袭击目标绝非偶然,这与澳加入打击“伊斯兰国”联盟有一定关联。毕竟像“走在美国街道上,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穿着不同颜色鞋子,在街上自己对着自己说话的怪人,但他们未必是坏人,不一定就会去伤人。而且,美国也有很多专门应对精神不正常患者的机构去帮助那些人。可是,这里是澳大利亚,一个多年来以安宁著称的国度。

   诸如像极端组织渗如澳大利亚,其安全也就随之成了问题。就这么多年以来,澳大利亚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一直在西方国家中口碑甚好。在此前肆虐欧美的金融危机中,由于澳金融体系稳健,监管严格,宏观政策调整空间大,经济所遭受的冲击也比欧洲和美国要小。在这样的背景下,澳社会的稳定性一直较强,不易于极端思想的滋生。

   其中的各种缘由也是自“伊斯兰国”肆虐叙利亚和伊拉克以来,这一情况开始发生改变,使得澳大利亚“意外”成为中东极端组织重要外来“兵源”,澳大利亚已成为叙利亚极端组织第6大“西方兵源”输送国。而包括澳大利亚人在内的前往中东作战的西方极端分子,多有在本国感觉“被孤立”的背景。

   如今呢,在12月15日发生的人质劫持事件确与“伊斯兰国”有牵连,那这一组织的极端思想显然已在向来稳定的澳大利亚有了市场。如此一来使得阿博特政府就有理由反思,澳大利亚社会的包容和多元化传统是否已经出现裂痕。

 



 

 

 

    于2014年12月16日记

 

时评|悉尼劫持案何以引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