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问题儿童用品”到儿童节才曝光?

(2016-06-02 17:43:05)
标签:

儿童用品

曝光

质量监管

分类: 王营评教育
为何“问题儿童用品”到儿童节才曝光?
 
王营
 
儿童牙刷易使口腔受伤害,儿童被子pH值不达标。5月30日,北京市工商局公布了儿童用品抽查检验情况的消费提示,工商部门对北京市53家销售儿童用品的经销单位进行了抽检,发现不合格商品32种,涉及儿童服装、儿童玩具等。(5月31日《北京娱乐信报》) 
 
儿童用品的质量事关儿童身心健康,不合格产品若流入市场,无疑是对儿童健康成长的戕害。北京市工商局在儿童节到来之际曝光儿童用品质量问题,无论是对儿童用品生产单位还是销售单位都敲响了一个“警钟”。但令人疑惑的是,这些“问题儿童用品”其实早已在市场上存在,为何等到“儿童节”才监督调查、提请曝光呢?平时干什么去了?难道孩子和家长只有“儿童节”这天才有对不合格儿童用品的知情权? 
不合格儿童用品伤害儿童身体、造成儿童慢性中毒、甚至危及儿童生命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毒奶粉”事件,至今想来仍让人心有余悸。据有关研究证实,某些甲醛含量过高的儿童服装,儿童在穿着过程中会逐渐释放出游离甲醛,儿童皮肤细嫩,甲醛通过皮肤长期慢性吸收会对皮肤、神经系统、呼吸道造成刺激,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儿童白血病。
利用“儿童节”曝光问题儿童产品,一是暴露出一些监管部门的作秀和应景心态,在他们的意识中,这样的曝光是送给孩子的一份生日礼物。二是说明监管部门根本没把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真正放在心上。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其身心健康直接关乎儿童个人的成长和家庭幸福。加强儿童用品日常监管,对儿童用品执行强制认证制度,形成高密度的长效监督检查机制,才是监管部门日常应当做好的工作,而不是仅仅在“儿童节”期间向社会露脸、表功。
在国外,只要是儿童的用品,标准设置都非常严格,日常监管的力度,也远远高于其他商品。许多国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范儿童用品市场,如欧盟修订的《玩具安全指令》,美国华盛顿州修订的《儿童产品安全法》,加利福尼亚州的65法案等。65法案指出,凡儿童用品中含有所罗列的12类致癌或具有生殖毒性的物质,都须添加警告标签,否则以违法论处。
事实上,完善儿童用品质量标准,加强市场日常监管,为儿童用品质量严格把关,并不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我国早在2007年就已经执行“儿童玩具强制认证标准”,只是有关部门没有把这一标准当回事儿。面对儿童用品市场的长期混乱,监管“漏洞”亟须补上,有关部门需尽快将市场上大量中小企业、中低档综合市场纳入监管视线。一是要加强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建立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至检验环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产品质量。二是加大抽样检测力度,按照质量认证标准定期对新产品进行安全抽检,发现问题产品,严惩有关责任人,将工作做到平时,严禁将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