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升学加分取消教育公平 |
分类: 王营评教育 |
各种升学加分政策都应该取消
王营
高考加分政策,制订初衷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更好地促进普通高中推进素质教育。然而这些政策在基层实施的过程中却走了样、变了味,由此带来了教育不公平,损害了教育部门的形象。
前几年有一则报道称,绍兴一所中学参加航模加分测试的19名考生,13名考生的家长是地方权势人物,其余6名全是教师子女。该测试可带来20分的高考加分,而据当年的高考成绩统计,浙江考生每增加一分就可超过200多名竞争者。
参加航模测试加分,这是高校为了鼓励学生发展科学素养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没想到这项好政策在实行过程中却变成了某些人的福利,19名考生的身份竟是这样特殊,没有一位平民子弟!难道平民子弟没有一个具备这样的特长和爱好?况且,每增加一分就可超过200名竞争者,增加20分就可超过4000名竞争者,一个本来能进入全省前4000名的平民子弟,就因为这20分,可能连一个重点本科都考不上,这能算公平吗?
既然这种升学加分政策的背后有许多潜规则,既然这一政策滋生了教育腐败,影响了教育公平,那么这一政策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事实上,这种加分政策带来的不公平不仅表现在航模测试上,也不仅表现在高考中。有些地方,中考加分项目也非常多,优秀三好学生要加分,优秀学生干部要加分,各类竞赛获奖者要加分,甚至有的地方中考招生中独生子女也要加分。如果各种加分真正做到客观公正,也不失为一项好政策,起码为那些品学兼优或者有特长的学生指明了一条发展路子。但事实上这些“好事”难以落到“寻常百姓家”,而那些享受加分政策的“特殊阶层学生”,进入高中或大学后,往往表现平平,所谓的优秀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可能是一个“冒牌货”,品德不高,学业不优,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更为可笑的是,有的家长本来生了两三个孩子,为了给子女加分,竟能打通各种关系,篡改户口,换得假独生子女证明。且不说这种做法是否违法,单就独生子加分这件事而言,难道二胎、三胎孩子就是天生的“劣种”?一生下来就该遭人白眼、受人歧视?这不仅有违教育公平,也是对人性的蔑视。
教育是“成全人的事业”,每一名学生都有发展和成就自己的权利。升学加分政策的不公平,不仅损害了平民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社会阶层利益追求的权力化,正如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既然升学加分有损于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那么这项政策就该废止了。我为刘延东副总理带来的这一好消息点“赞”,并希望这一政策尽快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