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班”:教育质量提高的拌脚石
(2010-01-22 16:20:52)
标签:
教育思考教育杂谈感悟随笔教育观察教育管理 |
分类: 王营评教育 |
“贫富班”:教育质量提高的拌脚石
文/王营
据1月5日《安徽商报》报道,记者接到安徽灵璧县西关小学一位学生家长的投诉,称校园存在“贫富班”现象,家长交钱的孩子就能享受小班待遇,不交钱的孩子就要去挤近百人一间教室的大班。灵璧西关小学校长王法乐承认了分班情况确实存在,并向记者出示了一份2004年签订的“参加‘小班化’教育协议书”,其中学校承诺对于参加协议的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学生家长则一次性交纳三千元教育赞助费。
无独有偶,同天的《楚天都市报》披露,湖北黄石九中部分学生家长反映,该校七年级4个实验班欲更换高档电子白板,要求每名学生交2000元。由于该校七年级普通班不需更换黑板,有家长感觉钻进了“贵族班”的套子。该校校长认为,“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
读了上面的两则新闻,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说实在的,像这样的报道,以前媒体中并不少见,多是指责学校在分班过程中暗箱操作,照顾家长关系,损害教育公平。但像这两所学校明码标价,因“财”分班的事例并不多见。教育部门曾多次下发文件三令五申: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办各种以收费为名的实验班。且不说这两所学校巧立名目乱收费违反了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单就他们对教育公平的公然叫板,就不能不让人佩服两所学校表现出来的“勇气”。
“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这一言论够大胆,也够牛!请问:我们的国家还是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国家吗?我们所办的教育还是社会主义的教育吗?在封建社会,教育尚且能做到“有教无类”,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还提倡“自由、平等、博爱”,难道我们社会主义的教育“穷人和富人”就“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均衡化发展也是新一任教育部长提出的未年十年教育发展目标。也许有人要说,教育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公平,东部和西部能公平吗?城市和农村能公平吗?这是事实,从大的方面讲,教育公平的确受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因此区域之间教育不均衡发展是客观存在。但是,在一定区域内,乃至一所学校内落实教育公平的理念还是能办到的。
作为学校,平等分班,均衡搭配师资,让所有学生接受平等的教育,这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中,也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不仅如此,这样做还能为师生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大面积提育教育质量。人为地把学生分成“贫富班”,为“富班”学生装备现代化教学设施、选派优秀教师,必然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贫班”学生心理不平衡,学习积极性会下降,“贫班”的教育质量就必然和“富班”拉开较大的距离。
我们都知道,目前社会上的富人毕竟是少数,况且这少数的富人子弟接受了高质量的教育,也不见得人人都能成才,“钱多”并不代表“才高”。为了满足“富班”少数学生的需求而牺牲“贫班”大多数学生的利益,这不仅仅是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实际上也阻碍了教育的内涵发展,是大面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拌脚石”。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公平除了教育机会平等外,教育过程的平等也是其中应有之义。贫富分班,因“财”施教,必然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埋下了等级观念的种子,导致教育过程的不平等。同一片蓝天下,接受的是不同水平的教育,还谈什么全面发展,还有什么社会公平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