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检讨书”能让学生改过吗?
(2009-05-05 11:07:06)
标签:
感悟随笔教育观察教育思考教育杂谈感动瞬间教育 |
分类: 王营评教育 |
写“检讨书”能让学生改过吗?
文/王营
据悉,湖南郴州一名初一女生,因上课和同学讲话被老师罚写检讨后自杀,文具盒里留下遗言:“老师,我对您没什么意见,只是以后不要轻易再让我们写检讨了。”其父母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了另外两份检讨书,一份因为迟交作业,一份因为没带课业用品。据报道,该生因为偏科,影响班级考试排名,所以老师经常要她写检讨。
一纸薄薄的检讨书,竟然像一把沉重的达摩之剑,让一个鲜活的青春生命戛然而止。读了这则新闻,我为这位女生的自杀而心情沉重,也这位老师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而感到遗憾。他竟然天真地以为让学生多写几次检讨书就可以改正学生的错误,甚至提高学习成绩,殊不知这一举动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使这样一位花季少女毅然走向了死神。
也许有人要说,这位女生心理太脆弱了,犯了错误改了就是了,不就写写检讨书吗,何必非要葬送自己的生命?不是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改正错误,惩罚学生每天写500字甚至1000字的说明书吗?这样的事情也许真有,但是请不要忽视这样一个常识,人与人的性格是不同的,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老师、家长说的话往往都是真理,这位女生也许觉得自己永无改过自新的可能了,不愿再忍受写检讨书带来的无休止羞辱,于是选择了自杀。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成年人还经常犯错误,何况是未成年的学生?关键是教师如何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有的学生也许让他(她)写一写检讨书或说明书什么的能起作用,而有的学生却认为写检讨书不过是走过场,甚至会给他(她)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如果老师仍然采取这种方法,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再说,写检讨书也是一种老掉牙的教育手段,往往含有让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丑”之意,对于成人尚可一试,对于学生则没有必要出此下招。
这样看来,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就有一个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类型的错误,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的问题。孔子说:“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要想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教师必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长、爱好,乃至家庭背景、父母性格,做到“因人施教”、“因性施教”,真正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同时,产生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和改过自新的勇气,并付诸实践,而绝不是采用那些诸如罚站、罚跪、写检讨之类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