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坚决远离“四种人”
(2008-09-28 17:42:38)
标签:
感悟随笔教育观察教育思考教育杂谈教育 |
分类: 王营评教育 |
领导干部要坚决远离“四种人”
——《中央不用“四种人”让谁坐卧不安》学习心得
文/王营
近期,我们学习了2008年第16期《老干部参考》转载的《中央不用“四种人”让谁坐卧不安》一文,文章援引了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干部用人上问题的重要论述。他指出:“选用干部要重用那些政治坚定、有开拓创新精神、工作有实绩、清正廉洁、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不用那些以权谋私、为己干事、干部群众信不过的人,不用那些不负责任、拉私人关系、投机钻营的人,不用那些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老好人’,不用那些不干实事、无所作为混日子的人”。文章进一步指出:“在现实中,这“四种人”不仅败坏了党风、政风,直接影响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进程,而且还疏远了干群关系,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应坚决弃之不用。”
学习这篇文章,我首先意识到,李部长提出的“四种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所有领导干部都敲响了一个警钟,从而起到了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同时,我还深刻体会到,中央在干部选人、用人方面已形成了明确的政策导向,下一步将在整顿领导干部作风、惩治干部腐败上加大力度。
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应当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做到政治坚定,品德高尚,廉洁奉公,开拓创新。然而,在日常生生活中我们却看到,领导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像李部长说的“四种人”, 如有的干部群众观念不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或置之不理或不认真解决,群众不满意,工作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喜欢搞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干部心浮气躁,作风飘浮,考虑个人得失过多,极个别干部做了一些工作就向组织讨价还价甚至跑官要官;有的干部法纪观念不强,铺张浪费,公款吃喝,拉私人关系,划定“小圈子”;有的干部责任心不强,不敢坚持原则,面对不正之风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视而不见,“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有的干部思想解放不够,精神萎靡不振,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干事创业的激情,工作得过且过,单位面貌多年依旧,没有大的改观等等。
以上“四种人”的存在,严重败坏了领导干部的个人威信,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进程,我认为对之不仅要“弃之不用”,让他们赶快“下课”,而且还要严肃追究他们的责任。比如对于那些喜欢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铺张浪费、公款吃喝的领导干部,除了免除他们的领导职务外,还要公开追究他们的行政责任,甚至法律责任,对于违法犯罪的,要严厉惩处。因为他们在进行这些不正常的勾当时,白白浪费了国家的钱财,给国家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首善之地,无论是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还是一线教师,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李部长所列“四种人”的种种表现如果存在的话,都是与教师职业道德相背离的。试想,如果一位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或者教师时时以自己手中小权利为个人谋私利,为自己干事,而对学生不负责任,对工作不思进取,对同志不讲原则,在单位上拉帮结伙,投机钻营,那么这样的人还配得上“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吗?
做为一名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虽然我们位卑权轻,但我们从事的是为人师表的崇高职业,身后是成百上千的学生,我们的党性原则、品德风貌和工作作风,将对学生和教师产生直接的影响,最终影响到一个单位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育人质量。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我们应当时时处处严于律已,坚决远离“四种人”,自觉和“四种人”划清界限,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品德修养,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在自已分管的工作领域内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尤其是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认真执行省、市有关素质教育的重大决策,学习相关业务理论,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创新,努力做学习的标兵、工作的楷模,创新的表率,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