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老师表达敬意何必“跪拜”?

(2008-09-26 18:24:45)
标签:

教育观察

教育思考

教育杂谈

感悟随笔

教育

分类: 王营评教育

对老师表达敬意何必“跪拜”?

 

文/王营

 

教师节期间,广东东莞几位家长带着就读幼儿园的孩子给老师行跪拜礼表示感恩。一开始,先是小朋友和家长、老师一起向孔子像鞠躬。随后,老师端坐一旁,三名小朋友一起向老师行跪拜礼。此举一时引发争议。“太夸张了吧!”“作为老师,受不受得了这么大的礼啊?”一博士说,今时今日,鞠个躬也就行了。不过,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导彭林则称,中国传统礼仪中,跪拜礼是表示特别敬意的一种方式,对某些特别崇敬的人使用这一礼节是可以的。

读了这个场景,我突然想起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段描写:“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所不同的是,东莞的小朋友不是向“扁和鹿行礼”,而是直接“向孔子像鞠躬”,对先生不是“拜”,而的“跪拜”,可见,礼节是越来越重了。

“跪拜”做为一种封建礼仪早在1912年辛亥革命结束后就已经废止了,却又在如今这个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环境里重新上演,实在让人觉得有点可笑。细细想来,是故意别出新裁制造新闻吸引公众眼球,还是另有其它用意?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美好的,此举将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的怎样的影响?更让人深思的是,竟然有人为这种行为辩护,说什么“中国传统礼仪中,跪拜礼是表示特别敬意的一种方式,对某些特别崇敬的人使用这一礼节是可以的。”难道学生对老师表达特别的敬意就必须要行“跪拜”礼吗?

不可否认,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为了教好学生,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作为学生和家长是理应对老师充满感激、感恩之心,也应当对老师表达由衷的敬意,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对老师表达敬意的方式很多,可以是一声的温馨的祝福,也可以是一个表达孩子爱心的小礼物,甚至可以帮助教师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为他们排忧解难,何必非要要让孩子行“跪拜”礼以示敬意呢?况且,很多老师也难以承爱这一“跪拜”之重负,做为当老师的,最大的愿望莫过于看到自己所教的学生将来成名、成才,都能有所作为,可以说,学生对老师表达敬意的最好方式是好好学习,天天进步,全面发展,立志成才,将来不辜负老师的希望。

“跪拜”做为一种封建性糟粕也反映出教师与学生之间人格的不平等,学生尊敬老师是应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人格上比教师低人一等。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这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选择。而学生的这一“跪”,实际上把教师置身于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意味着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但这一“服从”也可能是一种心口不一的“假服从”,因为今天的学生已经不像封建社会那样,可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他们生长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展,这一“权威”地位将伴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而逐渐淡出,到那时,想一想小时候对老师的这一“跪”,一定会觉得非常可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