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宁阳王营
宁阳王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806
  • 关注人气:2,7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谈“优秀生”的标准

(2008-01-30 17:11:32)
标签:

教育观察

教学反思

教育随笔

感悟随笔

教育杂谈

教育评论

教育公平

杂谈

分类: 王营评教育
 

也谈“优秀生”的标准

 

    学校教育中,我们通常把“品学兼优”做为评价“优秀生”的重要指标,以致于目前许多学校仍然使用传统的 “三好学生”称号奖励优秀学生。这种评优方式自有其合理因素,但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一评价方式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谓的“三好学生”是否在德、智、体三方面全部达到“优秀”?

    请看这样一则案例:2002年冬天,美国盐湖城冬季奥运会期间,中国体育代表团曾经到附近一所小学参观考察,受到了这所小学师生们的热情接待。来而不往非礼也,为感谢这所小学的友好接待,中国体育代表团向这所小学赠送了两个大熊猫玩具,玩具的缎带上写着:“赠给最优秀的学生”。中国体育代表团走后,学校准备按照赠送方的要求,把大熊猫玩具分发给学生。可是,大家讨论来讨论去,却始终难以拿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原因就在于该校无法找到一个最为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学生各有千秋,各有个性和优势特长,有人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有人演讲能力很棒,有人运动成绩突出,有人助人为乐,喜欢帮助他人,有人喜欢思考,创造能力令人望尘莫及。由于无法评选出全校最优秀的学生,无奈之下,校长根据大家的意见,把两只大熊猫玩具放在学校陈列室里,让大家共同欣赏。

    这则案例反映出中美教育在学生评价方面的差异。毫无疑问,中国代表团把大熊猫玩具“赠给最优秀的学生”,这里所指的“最优秀”,依据的是我们国家“优秀生”的标准,这类学生要么考试成绩最好,要么德智体三者皆优。但是,美国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却不是这样,他们认为,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固然可以成为优秀学生,但是如果学生在演讲能力、运动成绩、助人为乐、帮助他人、思考创造等某一方面有突出的表现,也可以成为优秀学生。由此引发我们思考的是:世上到底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是否也应当把他看成优秀学生?

    诚然,要求学生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使之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这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所谓“德不立者,智不强”, 一个品德高尚的学生也一定是一名优秀学生,因此“德” 乃学生成人、成才的根本。在此基础上,如果一名学生能够同时做到学习成绩优秀,体育成绩出类拔萃,那更是凤毛麟角,优中之优。但是,日常教育中,我们却很难找到这样的学生,大多数学生要么体育成绩优异,但学习成绩平平;要么学习成绩优秀,但不喜欢体育锻练;要么喜欢帮助别人,而在学习上缺乏热情。总之,世上几乎不存在十全十美之人,所谓的“三好”也只能是一个模糊的评价标准。既然人无完人,我们是否可以借鉴美国评价学生的合理之处,在强调以德为首、做人第一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发展自己某一方面的特长,使原来的“三好学生”评价变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多元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但全面发展不等于平衡发展,更不能像工厂那样,生产统一的标准件,而是在发展学生特长的基础上,带动其他素质的全面提高。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和兴趣,有时候可能因为我们肯定了学生某一方面的特长,却恰好促进了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从而使一名“后进生”转变成为一名“优秀生”。因此,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并通过评价鼓励其发展特长,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良好契机,也是一名教师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