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要有文化内涵
到一所学校参观学习或检查工作,第一眼看到的可能是学校漂亮的教学楼、优美的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五彩缤纷的校园文化,但是如果再深入一步,看一看学校的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的精神面貌、学校的教研气氛等,有时可能会使人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事实上,有的学校仅有漂亮的外观,但缺少深厚的文化内涵,象一位没有文化水准而身着艳装的少妇,虽然外表看上去很漂亮,一经接触,却给人一种浅薄之感。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学校文化的真正内涵是以提高育人水平为核心的学校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等,而这些往往又不是直观外显的,经常蕴含在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和师生的一言一行中。有的学校看上去花花绿绿,到处是格言警句,处处是花草树木,其实这并不是学校文化的全部,只能是学校外显的物质文化。真正的文化是学校长期积淀的、为全校师生共同接纳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和办学特色,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把学校打扮得花里胡哨,只要有钱,任何一位校长几乎都能做到,但要真正使学校办出特色、富有文化底蕴,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因此,学校文化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通过长期的文化积累,逐步使办学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科学化,课堂教学特色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学生发展个性化、教育质量全优化。洋思中学就是这样一个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学校,他们确立了“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办学思想,并以让“每个学生都合格,每一个学生都学好”做为办学理念,坚信“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会的学生”,探索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实现了教育质量的全优。洋思经验至今在华夏大地广为传播,其生命力经久不衰。
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领头人,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要把主要精力用于铸就学校的文化,追求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把学校办成教师快乐工作、学生健康成长的理想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