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都邺城,西魏都长安。两魏的皇帝都是北魏元氏的延续,但两魏分别由高欢和宇文泰执权柄。
经历过小关之战、沙苑之战,东魏两次聩败,而原本国力衰弱的西魏连连取胜。
沙苑之战后,东魏属地河东梁州、荥阳、广 州等都被西魏攻取。河南诸州郡也纷纷归附西魏。
旧都洛阳以东的戍守要地金墉城落入了西魏之手。欲正统序的宇文泰奉所其所立的西魏皇帝元宝炬往洛阳祖陵拜谒。
金墉城是洛阳的附庸之城,修筑于三国曹魏时,城小而坚固,是北魏时期河南重要的四镇之一。(
一直在河南经营势力的侯景在沙苑之战后受损。为了夺回失地,趁着宇文泰奉元宝炬前往金墉城的机会率军而至。同时还有会同侯景的东魏督将高敖曹。
这是一场先胜后败的战役,并且东魏的损失残重。
原本侯景战据了有利地势,北据河桥,南倚邙山与宇文泰对阵。
宇文泰在战中被射中坐骑差点被东魏军俘虏,靠着都督李穆的机智应对,鞭打宇文泰,让追来的东魏军以为其只是个普通个将士,宇文泰算是逃过一劫。
侯景大胜之后轻敌,未曾防备西魏援军如潮涌至。不及布阵便溃散而逃。
军司大都督高敖曹是东魏第一勇将,自恃其勇与西魏军对峙。最终寡不敌众而溃败,撤向河阳南城。守将与高敖曹有隙,不肯开城,高敖曹死于西魏军之手。
死了高敖曹的东魏军如丧肝胆。下面的战局也就可想而知。宇文泰回兵之际还不忘攻下恒农城。作为驻军的恒农城归于西魏,相当于在潼关之东又多一道防卫东魏的屏障。
高敖曹,名昂,字敖曹,渤海高氏。大丞相高欢势起,自攀附为高氏,世子高澄拜高敖曹为叔祖。高敖曹为司空高乾之弟,后来据虎牢而叛的高仲密是高敖曹的弟弟。
高敖曹是东魏名将,被时人誉为当世项羽。高敖曹性格佻达,年少时就横行乡里。六镇之变时高敖曹曾经投奔葛荣,后来为孝庄帝元子攸复仇又与尔朱氏相抗。《齐史》李百药说:“高、封二公,无一人尺土之资,奋臂而起河朔,将致勤王之举,以雪庄帝仇,不亦壮哉!”其中就是指高敖曹和封隆之。
《北史·高敖曹传》:时鲜卑共轻中华朝士,唯怿昂。神武每申令三军,常为鲜卑言;昂若在列时,则为华言。昂尝诣相府,欲直入,门者不听,昂怒,引弓射之。神武知而不责。
河桥,在今河南孟津县,是西晋时杜预所筑。从西晋至两魏,这座桥是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河桥北岸有北中城,南岸有河阴城,魏晋以来一直重兵驻守。高欢据此桥,可自上党挥军以下临洛阳;宇文泰若据此桥,则可阻北军南下。
河桥之战,两魏以争夺河桥控制权为目的。高欢自从沙苑之战后,对河南的控制权开始动摇,所以后来集中兵力固守虎牢和河桥。宇文泰争夺不成,在河南的失利,导致在后来的邙山之战中又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