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林泉舍在齐宫之北。
前元魏的旧宫早被废弃不用,真正成了城狐社鼠栖息之地。
自天子在邺城之南兴建齐宫,并居于此处,邺城的繁华也逐渐向南移来。
天子旧邸也好,国使馆林泉舍也好,原本都是在城北旧址,现在也都慢慢萧条了。
仲春未到,一片灰暗,国使馆外门可罗雀。更因之前中书令崔季舒也命人来知会质子萧绎,并言明不许声张,因此园门虽开,倒是静悄悄一片。
无声的肃穆中马车停下来时,高澄挑开窗上帘拢向外看。
向来深居简出的南梁湘东王萧绎和王妃徐氏正跪在车前行稽首礼,口称“臣”、“妾”。
高澄并未下车,只是命湘东王萧绎和王妃免礼。
湘东王夫妇与崔季舒一起随车而行,马车进了园门。
园林中同样也山水疏淡。
一直到了湘东王萧绎住的那屋子前面马车才停下来,这时高澄才下车。
萧绎看到天子连冠都未戴,束着发髻上只插着玉簪,身上穿一件玄色袍子。他从未见高澄穿过玄色的袍子。这衣着又格外古怪,萧绎心里忍不住猜疑,更是紧张。
王妃徐氏笑道,“大家劳累了,进去休息吧。”她看到了高澄浮肿的眼睛,不知道是什么事让他这么操心。她也只能是尽量把气氛调理得轻松点。
天光大亮,丽日高照,天气格外好。高澄的绿眸子在眼波流转间格外慑人魂魄,让人不敢逼视。只有徐氏敢这么看着他。她双目波光盈盈如秋水,看起来全是柔顺。这让高澄觉得格外顺意。
“有劳王妃。”他对徐氏倒格外加恩,肯稍稍加以辞色。
于是一行人都奉天子进去。
接下来自然是要摒人密谈。
武卫将军刘桃枝横眉立目地守在屋门口。
萧绎住的这屋子与以往真大不相同,点了无数的灯,照得明亮无比。屋子里又亮又暖,舒服是舒服极了。
看高澄在大床上坐下来,萧绎紧走两步上前,“扑通”一声跪在高澄面前,叩首触地,急道,“陛下,臣之父亲老迈昏庸,竟听了侯景的谗言,立意与陛下作对。侯景的不义之兵已经渡江而来,过了汝水,取了汝南……”
“什么?!”居然是崔季舒抢先第一个发作起来,上前一把拎住萧绎的衣领,生生将他从地上拎起来,也不知道他突然哪儿来这么大的力气。
崔季舒怒责道,“汝昨夜尚对我言,梁帝只是被侯景劝活了心思,欲不利于齐,怎么一时半刻没过就已经遣兵而出了?还夺了汝南?”
汝水是梁国和齐国的分界。这么说,就是侯景其实已入北地,在齐国的领土,夺占了齐国的城池。
别说崔季舒着急,陈元康也心里一跳。他侍立在大床边,不自觉地看一眼高澄。
高澄听了这话,身子突然坐直。看着崔季舒和萧绎。
崔季舒怎么都不明白,他跟萧绎见面就在几个时辰之前,怎么就有了这么大的变故?
崔季舒如此无礼让萧绎格外不高兴,怎么说他也是大梁皇子,郡王爵位。崔季舒一大齐臣子而已,就敢对他动手。但这毕竟是齐国都城,他又不能真和崔季舒翻脸。
“崔叔正!”高澄的身子又靠回凭几里,但他突然怒喝一声。
他这一声高喝让崔季舒立刻放了手,却仍气不过地盯着萧绎。
立在大床边的陈元康走过去把崔季舒拉过来,让他远离萧绎。
萧绎理了理衣领,回过身来拱手躬身道,“陛下,臣之心日月可鉴,臣若有反叛陛下之心,隐瞒不报也就是了,何必直言领罪。臣也是刚刚收到建康的消息,正是大司马王君才将军送来的密信。臣一刻不敢隐瞒,立刻禀于陛下知道。”
大司马王君才是萧绎的心腹,君才是字,名字叫作王僧辩。
王僧辩是梁国地道的实力派,奉萧绎为主。如果萧绎可用,那么王僧辩就算是齐国在梁国的内应。
高澄心思沉下来,稳坐在大床上,看着为自己辩白的萧绎。
“看来梁帝和太子都糊涂了,为了一个侯景,上不顾邦国之义,下不念骨肉之情,甘为侯景利用。倒是七殿下还有些读书人的本色,知道仁义礼智信,总算不辱没了梁国宗室。只是朕倒想知道,湘东王既以实言相告,心里又作何想?不会只是言明利害,然后坐壁上观吧?”
高澄斜靠在抱腰凭几里看着萧绎,徐徐而言。
萧绎倒比高澄还着急。“臣绝不敢坐壁上观。早已抱定必死之心,若陛下许臣以兵马,臣愿为陛下驱驰,向南迎击侯景。”他抬起头看高澄,满面决绝之意。就好像他是大齐臣子,不是梁国宗室。
高澄静静盯着他,仿佛在判断他所言是真是假。
萧绎被盯得像是晃了眼睛,如同避开强光般又低下头,“一来为陛下平了大患,二来以雪臣父兄不信不义之耻。”
萧绎知道,高澄绝不可能把他放走,更别提还是许他以兵马。所以,漂亮话他尽管说。
崔季舒听萧绎批评起自己父兄、梁帝萧衍和梁国太子萧纲的语气刻薄无情,他心里大为惊讶,觉得此人冷酷,竟无骨血之情。
窥高澄一眼,好似并未留意。
高澄微笑道,“七郎是朕座上客,朕怎么舍得让七郎为朕驱驰?只是侯景此人向来口蜜腹剑,汝父兄怎么上了他的当呢?朕与梁的修好之心从未改变,无奈将心错付,难免忧伤急怒……”他缓缓抬起手臂,垂首以大袖掩面,似是低头洒泪。
看高澄先是怒,后是忧,萧绎几乎要跪下指天盟誓:若有一日他为梁主,必定令梁与齐永结盟好。
当下,萧绎把建康的事仔仔细细地向高澄禀报了一回。把凡是他知道的,都告诉了高澄。
等到屋门打开,高澄走出来,看到徐王妃还在站立等候,报之以温柔浅笑。让人心里说不尽的惬意趁愿。高澄也不禁向她微笑回应。
湘东王夫妇送天子还宫。
午后,阳光正好,整个齐宫终于又恢复了平静。
初春的太阳暖洋洋地照着宣哲殿。
孩童的嘻笑声在宣哲殿偌大的宫院中回荡。
遁声便看到两个六七岁的小儿你追我逐,玩得正开心。
远处还有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也跑来跑去追逐着两个男孩子,只是她永远追不上他们的脚步。
小女孩如粉妆玉琢一般美丽可爱,口中时不时地呼叫“阿兄”。她小小的心思显然是全被他们吸引了,情不自禁地满面都是笑。
小女孩笑得格外开心,只有一个孩子才能笑得这么开心。连宫院中侍立的众多内宦、宫婢也都被感染了。
美得赏心悦目的三个孩子,简直个个都是神仙姿貌,实在是难得一见。
这时两个正在追逐的男孩子停下来,那其中一个转头向正殿紧闭的殿门回头一顾,他那双如绿宝石般的漂亮眼睛简直是让人觉得惊为天人。
这眼睛,和主上高澄的那一双眼睛几乎一模一样。
天子寝宫里不只高澄在,还有三四位重臣。因天子不适,含光殿中朝都移到宣哲殿来了。
本章完
作者:@沅汰
本作品在新浪微博首发
欢迎大家参与互动讨论,也可搜索
相关合作请私信联系
本书连续阅读:《南北乱世之三国霸业》
了解本书前情,请阅读《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