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梦想·“三通”快通

(2008-01-19 23:12:47)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城市梦想

两岸

三通

清箫伴月

原创文章

杂谈

分类: 锐评·杂谈(时政评论)
城市梦想·“三通”快通

 城市梦想·“三通”快通

(图片来自网络:郑成功铜像)

 

    1949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由于台湾海峡两岸处于军事对峙状态,两岸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通商全部中断,两岸同胞处于隔绝状态。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为有利于两岸同胞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发展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首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通邮,通航”,“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从此,祖国大陆方面为实现两岸通邮、通航、通商(“三通”)进行了不懈努力。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受到大陆方面的欢迎,长达三十八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此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的开展,推动了“三通”进程。十几年来,两岸同胞往来与交流已经大大发展了。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和阻挠,两岸“三通”仍然处于间接、单向、局部的状态。于是,仅仅一水之隔的泉、台两地,中间却隔着几重山、几重水?

 

    残酷的战争拆散了血肉亲情,无情的海峡阻断着浓浓乡音。花儿开了又谢,潮水涨了又落,在海峡两岸的人民心中一直魂牵梦绕着思乡的亲情,这是一个无法解开的结,一种刻骨铭心的痛啊!“欲渡河无船,欲归家无人,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谁不眷恋生养自己的那方热土,谁不思念曾经相依为命的亲人?但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和历史背景下,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妄想啊!多少封倾诉着浓浓思念的信投寄无门,只能化作一片片飘落的叶子在梦中萦回;多少次想听一听亲人的声音,却只能遥望南飞的雁阵怅然长叹,任由伤感的泪独自往心里流。多少人感慨呼吁,希望两岸三通尽早实现啊!

 

    十几年来,两岸关系历经坎坷、曲折,但是,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始终保持发展的势头,推动两岸“三通”进程展现新的前景。这充分说明:两岸同胞同宗同文,有着不能割舍的民族感情,有着愈益深厚的共同利益。两岸“三通”,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和切身利益。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创造的丰硕成果,使得实现直接、双向、全面“三通”具有厚实的基础和内在的动力。台湾各界要求尽快实现“三通”的呼声持续高涨。两岸同胞在推动“三通”中,有过多次成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陆方面已经为“三通”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总之,“三通”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是两岸同胞的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任何制造所谓“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图谋和行为,均为两岸同胞所反对。两岸“三通”,是两岸同胞共同利益之所在,也是两岸交往不断扩大的必然要求,不应受到任何人为因素和政治因素的阻碍。我们希望尽快实现两岸全面“三通”,以开创两岸经济合作新局面,造福于两岸同胞。

 

    “三通”是两岸间的事,是两岸中国人内部的事务,2008了,我希望,台湾政府能以民为本、为民谋利,应当尽早取消针对大陆的各种歧视性限制和不合理障碍,搁置政治争议,以直接双向、互惠互利、平等协商的精神来解决“三通”问题。我希望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积极务实推动两岸“三通”,泉、台之间的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天堑,两岸人民一家亲啊!

 

本周文章链接(请朋友们评论不要少于6个字,谢谢了):

对台湾“立委”选举的一点感怀     新的一周,新的城市  

城市梦想·盲道不“盲”           城市梦想·公园姓“公”

城市梦想·外来工不“外”         城市梦想·蓝天真“蓝”

城市梦想·外来工不“外”(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