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夹缝中张扬人类至爱
——《大上海的小爱情》主题之一解
贵州 陈云学
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篇小说一旦面世,它就成了大众的话题。作者在他的《对当下爱情的幻想》里说:“正是基于这种想法,才有了这篇小说。”但作为读者,视觉情感下的审美感受却是别有一番滋味,读出了语言包裹下的生命流淌中的另一种境界。
小说叙述了小胖子为了履行对死去挚友一句庄严的承诺,首都公安大学毕业后,他放弃在北京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上海方便照顾一个因失去儿子而精神失常的挚友的母亲,其间,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其中包括三个女友先后弃他而去。老实说,故事并不新鲜,但在拜金和物欲中渐行渐远的人类良知正在暗淡甚至危机四伏的时候,小胖子的牺牲精神无疑是一记警钟,是一股强劲的东风,更是一付救世度人的良药!“诚信变大了,爱情变小了”的深层蕴涵就体现在这里,也是文本自始至终所要表达的主旨。
从小说的标题言,大上海是一个意象,它象征“诚信”,古老而崇高的爱情滋养在“诚信”的怀抱里,如同初发芙蓉,娇艳而迷人!在爱情观里,她变大了,在诚信里,她变小了,大与小是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这就是人类至爱的辩证关系,也是小说标题所涵盖的意义。
从小说的结构说,以母亲打小胖子耳光开始,又以为母亲重建与刘叔叔的恋爱关系而奔走结束,爱情只是串起小胖子在承诺过程中所播撒人类至爱的每一粒珍珠的线索,是诚信与爱情共同奏响的一首美丽动听又让人回味无穷的配乐或插曲,抑或是衬托红花的绿叶,诚信始终是主旋律,爱情在诚信中自然得到升华。
从表达内容看,我们从小胖子与陈雪梅的交往中可以读出:一,前面几个女友都因“母亲”的发疯而离去,小胖子有了前车之鉴,对第四任女友当然绝对保密,对方提出要上他家看看,小胖子都以种种理由推脱;二,女友发现小胖子的毛衣没有穿在身上,提出疑问,他又编出谎言骗过;三,直到黑皮告状,公安调查,陈雪梅这才如梦方醒。她除了震惊,就是感动和激动!感动她的不是小胖子的地位和职业,而是他的朴实和奉献;激动她的不是小胖子的亲吻和拥抱,而是他跟母亲毫无血缘关系的亲情!于是,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德才兼备的男人而骄傲而泪如泉涌。
所有这些情节无一不是围绕小胖子的承诺行为而展开和叙述的。这是人性和情感的交融所产生的巨大力量,而不是爱情。如果试图将线和珠子的位子调换一下,你就会发现二者错位得很严重,就像冬瓜和茄子那样抢眼,感觉很别扭!小胖子正是在这种既要做好儿子又要维护好自己爱情的夹缝中张扬出来的人类至爱才更具有撼人心魄、感人至深的道德力量和艺术感染力,才更能彰显出个体生命的意义和脱俗的爱情。
(附注《大上海的小爱情》选载于《中篇小说选刊》2008 年第 6 期)
大上海的小爱情
陈敦武
我是一个恋家的人。因此,当我再一次看到安康的作家在《中篇小说选刊》上“发表”作品的时候,我的心是热的,在这个充满寒意的夜晚,我被小说中的文字浸润并且温暖着。
读李春平的小说《大上海的小爱情》,我的心随着故事的铺开唏嘘不已。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因此,他的小说,也包括长篇小说《步步高》,理所当然包含着他自己的理想。就如同我给孩子们讲授课文《凡卡》的时候,同学们都知道凡卡的信爷爷是不会收到的,但是班长偏偏站起来说,爷爷是能收到凡卡的信的,因为他希望结局都是美好的……我听了这个回答之后,感动不已(其实,也有收到的可能)。透视《大上海的小爱情》,我同样被作者感动着。的确,那么大一个上海滩,大得会容不下两个人的爱情吗?
男主人公小胖子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尽管他的人生在常人看来一点都不顺。成长的过程伴随着亲人死亡的过程,终于沦为一个孤儿。但是他是一个幸运的人,在众人的帮助下他不但成长了,而且还读了书,上了大学,成为大上海的一名忠诚的警察,正所谓“苦心人天不负”。小胖子的人生历经传奇,他失去亲情又获得亲情,别人的母亲“顺理成章”成了他的母亲,“母亲”曾经温暖了他的心。可是,正当他踌躇满志的时候,母亲患病了,小胖子的生活开始变得一团糟,仿佛比孤儿还不幸,连连到手的爱情被母亲“不小心”毁掉……他的生活是何等的沉重啊!
然而“土豆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当爱情不期而至,女主人公陈雪梅投来的爱情让他重新看到生活的美好,他的生活又充满阳光。于是,女友的体贴,母亲的爱情,仿佛天上的明月,让黑暗的大地逐渐变得明朗起来。
在这个爱情似乎都变成了快餐的年代,世上到底有没有真正的爱情,人们都在问。其实,真正的爱情是有的,但也绝对不是想象之中那样美好,没有一点瑕疵。因为有爱,眼睛会变得更加明亮,于是,瑕疵缩小了。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始终相信这一句话。其实,说到底,我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附注:《大上海的小爱情》选载自 《中篇小说选刊》
2008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