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神奇说南美(二十二) 莫雷诺冰川

标签:
莫雷诺冰川公格尔九别峰巴塔哥尼亚冰原阿根廷湖 |
分类: 漫游札记 |


我敢打赌,莫雷诺冰川绝对是我此次南美之行所拍摄到的最漂亮最迷人的风景。
来之前,我并不知道这个冰川。也曾经在西藏看到过冰川,卡若拉冰川,位于拉萨到日喀则路上一座海拔5000多米的山口,冰川前沿一直延伸到公路边上。由于不断萎缩,看上去就像是山坡上一片薄薄的积雪,根本不能称之为冰川。
就在上个月,我国新疆公格尔九别峰的冰川发生跃动,流淌下来的冰块裹挟着大量石块泥土瞬间填平了一块草场。由于外面裹着泥土石块,冰川前沿堆积如山的巨大冰块就像山体塌方滚落的巨石,龇牙咧嘴的非常难看。
所以,对冰川,不是十分期待。
莫雷诺冰川在布宜诺斯以南的卡拉法特,坐飞机要好几个小时。从飞机上看,卡拉法特一片荒漠,心中暗想,这种地方也能有什么冰川?
40号公路转11号公路,我们沿着安第斯山东麓前行,中间隔着一片粉青色水域,导游告诉,这是阿根廷湖,阿根廷最大的湖泊,也是一座冰川湖,是由冰川融水形成的,湖的上游就是我们要去的莫雷诺冰川国家公园。
心中的疑问更大了。“在湖面上就能看到冰川?”一个基本常识是,冰川是终年不化积雪形成的,当积雪超过一定厚度,重压之下雪粒就重晶化为冰川冰,压力进一步加大,底部的冰部分溶化,冰川冰边缘就会沿着山坳向下缓慢流动形成冰舌,这就是冰川了。所以,冰川只能分布在三高地区:高海拔、高纬度、高寒,比如高纬度的北极和南极,比如高海拔的喜马拉雅山或喀喇昆仑山。上月发生冰川跃动的公格尔九别峰,海拔就超过7000 米。
而莫雷诺冰川呢,它所在的阿根廷湖海拔才180米。而这个地区的纬度才南纬46度,绝对算不上高寒地区,其海拔和纬度跟我国的哈尔滨差不多,可是,你能想象在哈尔滨松花江边看到冰川吗?
是独特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它。它所发源的巴塔哥尼亚冰原,是南安第斯山的末端,也是南美大陆的末端,大西洋和太平洋相距很近,两个最大的海洋所带来的气流频繁在这里交汇,降雪极其丰富,尽管安第斯高原海拔才两千多米,但融雪的速度远远赶不上降雪的速度,所以,莫雷诺冰川是世界上少有的“活的”、也就是还在发育成长的冰川,每天向前推进30cm。
大巴车沿着曲折的岸边公路行驶,左边是豆青色的湖水,右边是河滩,草场,马群,偶尔有不成林的山毛榉树从车窗边闪过,风景很美,但看多了就有些单调了。忽然!在一处拐弯处,有人喊了起来,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远处的湖面上出现了一座高高的淡蓝色冰坝!导游说,那就是我们要去的莫雷诺冰川了。由于来这儿的游客经过这个拐弯时都会不由自主的惊呼“Oh
my God !”(哦,我的天哪!),所以那个弯就被称为了“Oh
弯”。
事实上,我们所处的位置是阿根廷湖的一座半岛,停车场就设在半岛顶端的悬崖上,莫雷诺冰川一直挺进到悬崖下,戛然而止,中间只隔着两三米宽的小溪。公园在崖壁上修建了栈道,顶部,中部,底部,都有,游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赏冰川。
崖顶比冰川高出几十米,可以看到冰川的全貌。冰川高70来米,宽3000多米,长度不可知,视线尽头那几条山坳是其来源,汇集起来的冰川奔涌而来,气势磅礴,势不可当。由于是盛夏,冰川上部被深度溶蚀切割成根根冰柱,看上去就像是密集捆扎的芦笋,一丛丛一捆捆的从崖壁上的山毛榉树丛中伸展出来,妙不可言。


来到崖壁中间的栈道,冰川就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湛蓝色、天青色的冰川有如整块的蓝田玉,晶莹剔透,上面还有大理石一样的纹理,甚至还有李可染笔法的水墨山峰,煞是漂亮。最神奇的是,如果你是透过山毛榉的枝叶拍摄,虬劲的枝条和冰墙大写意的纹理交织在一起,分不清哪是树枝哪是冰裂,天然一幅壮美的巨幅水墨画。
可以说,莫雷诺冰川具备了所有关于美的要素:雪山,湖泊,森林,草场,冰川,而且都近在咫尺,交相辉映。不说别的,那豆青色的阿根廷湖本身就是一景,绝对堪比我们在国内看到过的新疆喀纳斯湖、西藏措那湖、天山天池等五A级景区。而最让人叫绝的是,本来只能在高寒地带才有的冰川竟然出现在暖温带的森林草场中,让杜鹃花和山毛榉来装扮冰川,这恐怕是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绝佳美景。
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冰川国家公园风景秀美,峰峦叠嶂,冰川湖泊星罗棋布,其中包括长达160公里的阿根廷湖。在遥远的源头,三川汇流,奔涌注入奶白色冰水之中,将硕大的冰块冲到湖里,冰块撞击如雷声轰鸣,蔚为壮观。
还是那句话,风景太美,照片太多,尽管筛选出来的还不到十分之一,却仍然不少。不过张张都是画儿啊!张张都是明信片儿啊!多看看吧,这么美的照片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看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