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之六 月球表面

标签:
卡帕多其亚巡游月球安那托利亚火山碎屑流热气球 |
分类: 漫游札记 |


听去过月球的朋友回来跟我们说,地球上有个地方酷似月球表面,如果不加说明,仅从图片上很难分辨哪是月球哪是地球。这个地方就是土耳其的卡帕多其亚。
既然今生没能力登陆月球,那就去一趟土耳其的卡帕多其亚吧,权当拜访过广寒宫了。
卡帕多其亚位于土耳其中部的安那托利亚高原,这里土地肥沃,水量丰沛,是土耳其最重要的农产品小麦、棉花和瓜果的主要产区。丰富的水源,北部来自黑海沿岸高山阻挡西伯利亚寒流形成的终年积雪,南部则来自地中海暖湿气流每年准时提供的降雨,所以,安那托利亚从来不缺少水。而土壤的肥沃则完全拜赐这个地区的远古火山。火山喷发形成的富含矿物质的、厚厚的、肥沃的火山灰土壤,成就了安那托利亚先天优越的农业条件,独有的火山地质形态也造就了这里独一无二的类月球地貌。
从朋友带回的月球表面岩石标本,我们知道,月球表面是由炽热熔岩冷却后形成的玄武岩构成,主要成份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而这也正是卡帕多其亚地表岩石的构成。但仅仅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这种相对坚硬的岩石只可能形成起伏不大、平淡无奇的地貌。卡帕多其亚的神奇更多的是来自它下面的两层。
数百万年前,卡帕多其亚地区有三座火山相继喷发,此起彼伏。首先喷发的火山给周边数千平方公里覆盖了很厚的一层富含铁的火山熔岩,构成了这里赤红色的底层结构。随后喷发的另一座火山更加猛烈,爆炸式的喷发将熔岩抛到云端,熔岩块裹挟着火山碎屑形成炽热的火山碎屑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卡帕多其亚地区。由于火山熔岩和碎屑主要是由含钙的化合物组成,呈灰白色沙砾状堆积,在原来红色砂岩的基础上形成一层厚达百米的酥脆白色沙砾岩。
正是由于这层白色酥脆岩层,才有了卡帕多其亚蜚声世界的月球地貌;也正是由于这层岩层,不仅成就了这里的世界自然遗产,也成就了卡帕多其亚的世界文化遗产。不过这个话题我们要在明天的文章中专题展开,今天暂且按下不表。
由碳酸钙和氧化钙构成的白色酥松沙砾岩极易风化也极易溶于水,就像我们在南方到处可以看到的喀斯特地貌。如果不是它上面的另外一层保护,用不了几万年,它也就风化溶蚀殆尽了,根本等不到几百万年后的我们来观赏它。这层保护就是再后来的玄武岩火山的漫流式喷发。
玄武岩的主要成份决定了这种熔岩熔点低易流动,这类火山一般不是猛烈爆炸而是开裂漫流,熔岩涌出裂缝恣意流淌,持续时间长,流淌范围广,这样就把之前白色钙质火山岩覆盖起来,形成一层厚不足10米的保护膜。
又过了数百万年,这层玄武岩保护层终于风化破碎了,暴露出来的白色钙质砂岩不堪一击,迅速风化溶蚀,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楔形、锥形和蘑菇形石峰石柱,溶淅出来的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铝等将下层的红色砂岩都溶蚀成沟沟壑壑的了,最终形成了类月球地貌。
由于这种地貌散布面积较大,为了让络绎不绝慕名而来的游客能更好的观看这一奇景,当地开发了热气球旅游项目,让游客能从600米的高空全景式的俯视“月球表面”。于是,乘热气球就列入了我们的自费项目。
我本是极其恐高的,头天上到一座二十来米的山上我就已经腿肚子朝前了。花1600块钱把自己吊到600米的高空去吓个半死?!我非常犹豫。但实在抵挡不住美景的诱惑,还是咬咬牙参加了。
坐热气球不但花钱还要起早。早上4点天不亮就得起来,据说日出时的地貌最好看。热气球公司有车把我们拉到升空地点,这才发现,周边有很多很多的热气球在作升空准备。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热气球,球体有十几米高,用鼓风机往里吹风,吹到七八分鼓的时候,再用燃气加热,利用热空气轻的原理飞起来。人就站在一个藤木制作的吊蓝里,每个吊蓝可搭载十几个人。
我很奇怪,极度恐高的我,在那个600米高的高空,在那个晃晃悠悠的吊蓝里,竟然一点儿也不害怕,只是不停的按动手中的快门,还不时探出篮筐向下拍照,拍照,不知不觉中就用光了相机的电池。
两个土耳其帅哥熟练的操控着气球,一会儿点火控制高度,一会儿又用钢丝调整方向,下面的景色也在不断的变化:有大理石花纹一样的玄武岩,有一层层年轮一样层层叠叠的白色砂岩沟壑和断崖,而红色砂岩则形成了沙盘一样的山腿。面对这难得一见的奇景,吊蓝里却没有意料中的惊呼,也许,人们都被惊呆了,惊傻了;也许,像我们一样,都在忙不迭的按快门,生怕错过一个景色,人们都在想,月球表面,只能来这一次了,要是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大约一个小时,我们安全着陆了。吊蓝触地时会有小小的冲击,所以我们按要求手扶篮筐,低头弯腰屈膝,姿势很像飞机迫降时。我们帮着收起气球,两个帅哥打开一大瓶香槟,大家一起举杯庆祝空中历险成功,还向每一个游客颁发了“飞行证书”以资纪念。
这次在卡帕多其亚乘坐热气球,成了我今生非常非常难忘的一次经历。
.我们出发时天还没亮。路边一块巨石的剪影很像一只孵蛋的母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