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斯曼帝国之四   帝国兴衰

(2014-09-26 15:47:30)
标签:

鲁梅利城堡要塞

瓦伦斯水道桥

法蒂赫穆罕默德大桥

穆斯塔法凯末尔

奥塔科依清真寺

分类: 漫游札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伊斯坦布尔最大的卖点在于“一城横跨欧亚两大洲”,在于分隔两大洲的、宽不足一公里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而伊斯坦布尔风景最美的也正是海峡,特别是,所有的景点都分布在海峡和它的支岔金角湾,海峡就像是一条彩色丝带,把那些像五色彩石的景点穿起来,穿成一串漂亮的项链。

为了更清楚的描述,需要借助一张伊斯坦布尔景点地图。图中标号对应的中文名字在图下面。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1 蓝色清真寺;2 圣索菲亚大教堂;4 托普卡帕老皇宫;3 塞拉宫;9 多尔玛巴赫切新皇宫;5 奥塔科依清真寺;20 海峡大桥,大名:法蒂赫穆罕默德大桥;21 鲁梅利城堡要塞;22 贝勒贝依宫;16 伊斯坦布尔少女塔;12 加拉太塔;8 塔克西姆解放广场;11 独立大道 步行街;10 耶尼清真寺,又称新清真寺;13 尼耶清真寺,也称苏莱曼清真寺;15 瓦伦斯水道桥;17 王子穆罕默德清真寺;18 法蒂赫清真寺 中文称征服者清真寺。

好了,我们现在可以按图索骥了。当然,前三篇介绍过的就不再重复了。

话题就从博斯普鲁斯海峡说起。

从土耳其的国家地图看,土耳其位于亚洲西端的小亚细亚,是亚洲通向欧洲的陆路桥梁,桥梁的另一端搭在欧洲向东南伸出的巴尔干半岛上,桥梁北面是黑海,南面是地中海,而西面伸向欧洲的桥头终因力量不够掉到爱琴海和马尔马拉海里,只有桥北面一根长不过200公里、宽不过30公里的横梁勉强搭到巴尔干半岛上,细若游丝的一条陆峡,比连接南北美洲的墨西哥地峡还窄很多。最终,两大板块的飘移把土耳其地峡从最脆弱的中部给拉断了,断裂处形成一道长30公里、最窄处宽仅750米的海峡,黑海终于可以通过断裂处与地中海沟通,从而避免了像它东边的里海一样成为内陆湖的命运。同时也成就了欧亚大陆的自然分界线:博斯普鲁斯海峡。

海峡内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暗流涌动:由于多瑙河等大河的注入,黑海水位高于马尔马拉海,受水位差影响,海峡表层水流从黑海流向马尔马拉海,但同样因为有大量河水流入,黑海含盐度较低,所以在渗透压的作用下,盐分高的马尔马拉海水又从海峡底层逆流向黑海,形成博斯普鲁斯海流特有的“表里不一”。

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把伊斯坦布尔分割成西面的欧洲部分和东面的亚洲部分,而欧亚海峡大桥(20)飞架南北,又把两大洲连接起来。而在海峡的另一端,在马尔马拉海入海口处的少女塔(16)对面,有一条狭长的西北东南走向的海湾称为金角湾的,则把伊斯坦布尔欧洲部分分隔成靠近马尔马拉海的老城区和海湾对面的新城区,也叫欧洲区。我们在伊斯坦布尔的旅游基本上集中在老城区,包括之前介绍过的蓝色清真寺(1)、圣索菲亚大教堂(2)、托普卡帕老皇宫(4),也包括我们经常路过的新清真寺(10)、苏莱曼清真寺(13)、瓦伦斯水道桥(15)等。

乘船游览海峡,从金角湾与海峡交界处的新清真寺旁加拉太大桥码头上船,沿海峡一路向东北,可观赏欧洲一侧的多尔玛巴赫切新皇宫(9),塞拉宫(3),奥塔科依清真寺(5),欧亚海峡大桥(20)和桥头的鲁梅利城堡(21),以及大桥亚洲端的贝勒贝依宫(22)。景观实在太多了,难以一一胜数。所以,船游海峡是几乎所有城市的船游项目所无法比拟的,无论是巴黎塞纳河、圣彼得堡涅瓦河、布拉格沃尔塔瓦河、还是伦敦泰晤士河。总的来说,海峡的景观更开阔、更大气。有山有水,山在水中,水在山间,而那些宫殿寺庙、欧式别墅则掩映在层层叠叠的绿荫里,忽隐忽现,从海滨一直弥漫到山巅。

连接欧亚大陆的海峡大桥是以昨日反复提到的征服者法蒂赫.穆罕默德二世的名字命名的,据称是欧洲第一大悬索吊桥。桥长1.5公里,双向6车道桥面,从海面以上20层楼高处飞越海峡,而桥塔的高度看上去应该是桥面高度的三倍,气势恢弘而壮观,确实配得上它的名字:征服者法蒂赫。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说到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我们在他兴建的托普卡帕老皇宫那里看到上面这幅幅地图,图上标明了奥斯曼帝国如何从偏居马尔马拉海一隅的小国(图中深红色)扩展到包括整个南欧、巴尔干半岛和全部小亚细亚半岛以及黑海周边的强盛大国(浅红色),随后,占领了西面的从埃及一直到摩洛哥的全部北非、东面的中亚和波斯、北面的高加索地区,成为继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波斯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后的又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粉红条部分)。

奥斯曼帝国,从善于征战的法蒂赫穆罕默德二世时期开始扩张,在17世纪苏莱曼大帝时达到鼎盛。此后帝国逐渐趋于衰落,以至于到19世纪修建新宫多尔玛巴赫切宫时连料钱工钱都付不起了。最终,在一次大战后作为战败国被协约国肢解。拜赐国父凯末尔发动起义,土耳其得以复国。

建立共和国以后,凯末尔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政治上实行政教分离,完全引进欧洲各国通行的民主政体,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经济上根据各地区特点把国家划分为7个经济大区,充分发挥西部的历史文化旅游、北部黑海沿岸的捕鱼航运、东北部的木材森林、东南部的畜牧、南部地中海地区的水果蔬菜种植、中部平原的粮食种植等地区优势。现在,土耳其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均已达到欧洲国家平均水平,首都伊斯坦布尔市十亿元富豪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五,仅次于莫斯科、纽约、伦敦和香港。作为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国家,政治清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这在伊斯兰世界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吧。



.圣索菲亚教堂(2)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
王子清真寺(17)和苏莱曼清真寺(13)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
苏莱曼清真寺(左)和法蒂赫征服者清真寺(18)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
欧亚大桥(20)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
多尔玛巴赫切新皇宫(9)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
塞拉宫(3)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
少女塔(16)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
从海上回看托普卡帕老皇宫(4)和圣索菲亚教堂。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
加拉太塔(12)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
加拉太大桥,位于金角湾口,大桥一头是加拉太塔,另一头是新清真寺。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
意外的在海峡中间看到貌似钻井平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
奥塔科依清真寺(5)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
鲁梅利城堡要塞(21)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贝勒贝依宫(22)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瓦伦斯水道桥。(18)当然,也是罗马人修建的。罗马人最会修水渠了,在法国普罗旺斯,在西班牙塞格维亚都能看到。令人惊叹的是,这些水渠都是用石块直接垒成的,不用一点儿灰沙等粘合剂,虽历经千年而不倒。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
独立大道,步行街。街边都是十六世纪建筑,新古典主义的,文艺复兴的,各式各样,和你在欧洲任何一座历史名城看到的景观并无二致。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
有人在玩儿泰坦尼克??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
步行街里的老式怀旧有轨电车。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我们在欧洲区塔克西姆广场(8)和与之相连的独立大街(11)也就是步行街闲逛。这里集中了16世纪以来欧洲人在这里建的房屋和基督教教堂。在其中一座教堂,我们意外的赶上一场教堂婚礼,我们也赶快进去,第一次观看此前只在影视作品中才看到的婚礼前场,看到神父给一对新人洗礼祝福。我们也算沾了些喜气。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
唯一的婚车是一辆老式雪弗兰,怀旧味道很浓重。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奥斯曼帝国之四 <wbr> <wbr> <wbr>帝国兴衰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