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京石律
北京石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310
  • 关注人气:6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行(之六)  阿尔卑斯的雪

(2011-05-16 17:28:59)
标签:

瑞士

铁力士山

阿尔卑斯山

少女峰

多瑙河

旋转缆车

旅游

分类: 漫游札记

欧洲行(之六) <wbr> <wbr>阿尔卑斯的雪
(铁力士山的360°旋转缆车。)

 

瑞士是个山国,领土大部分都分布在阿尔卑斯山区。

阿尔卑斯山横贯欧洲,从北非一直绵延至北欧。其在气候学上的作用有如中国的秦岭。从地中海吹拂而来的暖湿气流,受阿尔卑斯山阻挡,在山的南麓形成丰沛的降雨和降雪,它不仅成为欧洲一些著名河流如多瑙河、莱因河的源头,也造就了独特的阿尔卑斯雪山景观。而位于瑞士中部海拔4158米的少女峰和海拔3238米的铁力士山,则是阿尔卑斯雪山最美丽的一段。我们在瑞士的第一个旅程就是去铁力士山。

春夏之际,瑞士的气温和北京差不多,20多度,一条长裤一件长袖T恤足以。那么,山上呢?也这么暖和吗?不用穿羽绒服吗?还能有积雪吗?不得而知!

但随后坐缆车登铁力士山所带给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既能欣赏春夏丽景又能欣赏高山雪景的神奇体验。

登海拔3000多米的铁力士山,需要乘坐3种不同的缆车接力完成。沿途,你可以领略到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景观的神奇变化。第一段缆车载着你掠过山脚下绵延起伏的牧场,从空中俯瞰青翠的草地和悠闲吃草的牛群,大片大片的牧场点缀着黄色,白色,紫色的无名山花,牧场尽头的山坡上隐约可见稀稀落落的积雪,笔直站立的杉树林和伐倒的木材随意点缀其间,山风传递着清脆的牛铃声,仿佛进入梦幻般的童话世界。

乘坐第二段缆车,坡度陡然加大,映入眼帘的是裸露的岩石以及由枯草和低矮灌木组成的高原植被,宛若深秋的荒原。

第三段缆车最精彩,是世界上首座360度旋转的旋转缆车,缆车像一个悬挂在钢缆上的巨大玻璃钢圆桶,边上升边旋转,圆筒内任何方位的人都可以欣赏到阿尔卑斯的全部美景。而窗外,已是冰雪的世界。

(来看看山脚、山坡、山顶的不同风光。)

欧洲行(之六) <wbr> <wbr>阿尔卑斯的雪

欧洲行(之六) <wbr> <wbr>阿尔卑斯的雪

欧洲行(之六) <wbr> <wbr>阿尔卑斯的雪

走出缆车,你会有好一阵回不过神来:刚才明明还是绿草牛群,转眼却变成了白雪皑皑!你很难相信这是真的,但脚下咯吱作响的踏雪声却清楚的告诉你,这不是梦境。

只有半个钟头的时间,所以要抓紧欣赏这难得一见的五月雪景。

虽然是冰天雪地,却并不冷;虽然还是T恤长裤,却不会冻得瑟瑟发抖,保证你会有一个饱满的好心情来赏雪。阿尔卑斯山的积雪,洁白晶莹中透着温润,它不是冰冷刺骨的雪粉的惨白,也不似坚硬的冰川半透明的青白。它疏松、略融,保持了它落下来时的初始状态,混合了颗粒和结晶的质感,凝润而不刺眼。

买过车的朋友都知道,在轿车万千的漆色中,有一款被广泛使用的颜色――阿尔卑斯白,这款漆色所描摹的,正是阿尔卑斯山积雪特有的、有颗粒质感的、凝润而不刺眼的洁白。此外,阿尔卑斯白车漆还有另一个好听的名字――皓白。也许,阿尔卑斯山的雪,确实在某个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时候,偷师了月光的一缕皎洁。

同行一位来自西安喜欢摄影的团员看我们狂拍乱照,就非常在行的对我们说,“多拍几张吧,回去以后张张都可以入画。”我们当时并没在意。回来放到电脑上一看:果然!

不忍独享,多贴出几张来与你们分享,希望你们喜欢。但愿我没有因为是自己的作品就格外的偏爱它们。

 

欧洲行(之六) <wbr> <wbr>阿尔卑斯的雪

欧洲行(之六) <wbr> <wbr>阿尔卑斯的雪

欧洲行(之六) <wbr> <wbr>阿尔卑斯的雪
.

欧洲行(之六) <wbr> <wbr>阿尔卑斯的雪
.
欧洲行(之六) <wbr> <wbr>阿尔卑斯的雪

欧洲行(之六) <wbr> <wbr>阿尔卑斯的雪

欧洲行(之六) <wbr> <wbr>阿尔卑斯的雪

欧洲行(之六) <wbr> <wbr>阿尔卑斯的雪

欧洲行(之六) <wbr> <wbr>阿尔卑斯的雪

欧洲行(之六) <wbr> <wbr>阿尔卑斯的雪

欧洲行(之六) <wbr> <wbr>阿尔卑斯的雪

欧洲行(之六) <wbr> <wbr>阿尔卑斯的雪

欧洲行(之六) <wbr> <wbr>阿尔卑斯的雪

欧洲行(之六) <wbr> <wbr>阿尔卑斯的雪

欧洲行(之六) <wbr> <wbr>阿尔卑斯的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