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行(之三)  大卫

(2011-05-11 13:24:36)
标签:

意大利

佛罗伦萨

比萨

斜塔

大卫

米开朗基罗

圣母百花大教堂

旅游

分类: 漫游札记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很多很多年以前,大概是八十年代初,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大卫雕塑的图片,立刻就被大卫那充满男性阳刚健美的高贵气质所吸引。一直想亲眼看看大卫却始终未能如愿。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终于有机会了,报这个旅游路线的目的之一就是到佛罗伦萨看看大卫。

从罗马参观了斗兽场以后,我们坐上大巴一路向北向西。巴黎在罗马的西北方,而我们所有的旅游项目都在这条线路上,第一站就是佛罗伦萨。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导游把在佛罗伦萨的旅游时间和比萨作了调换,先去比萨。这让我有些担心了。不过导游确认,我们在佛罗伦萨的游览项目和时间不会有一点儿压缩。我还是不放心,再次盯问,“我们肯定有时间看大卫吗?”导游一笑,“Of course!”。

剩下的就是略带焦虑的等待了。

当我们终于来到佛罗伦萨的市政厅广场时,远远的就看见了大卫雕像。急不可耐的冲到跟前,忍不住小声欢呼:“大卫!”

终于看见大卫了!抬头望去,眼前的大卫和图片上的一模一样,英俊,英气,英雄!

如果有一个词叫做完美,那它,只属于大卫!

大卫是圣经中记述的以色列少年牧童,当非利士人杀来到时候,大卫要求出战,他用牧羊时打狼和熊的弹石器和石子击中了非利士巨人的脑门儿,令他一头栽倒在地而死,以色列人乘胜追杀,非利士人落荒而逃......

米开朗基罗创作这尊雕像时,没有像以往的艺术家那样表现大卫割下敌人头颅的胜利者姿态,而是表现大卫迎接战斗的状态:他左手上举,握住搭在肩上的投石器,右手下垂,手握石子;头部微俯,双目凝视前方,充分体现了一种顽强、坚定和正义的英雄气质。

米开朗基罗是很讲究人体解剖结构和肢体比例的,但是在雕塑大卫时,却把头和两个胳臂的比例略微放大,手和手的关节更是加以夸张和加长。这当然不是他的疏忽,从大卫生殖器的雕刻上就可以证明,他注意到人的睾丸通常是一高一低的,且常常是左低右高,他将这点在大卫的雕塑中准确而细致入微的表现出来。放大手臂和手掌的比例,正是为了凸显出大卫那压倒一切敌人的威武姿态。

毫无疑问,他成功了。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你看,一不小心,我们又说到米开朗基罗了。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西斯廷圣母)和达芬奇(蒙娜丽莎)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昨天我们说圣彼得大教堂的时候已经多次提到他了,说教堂穹顶的时候,说雕塑《圣殇》的时候,说卫士服饰的时候。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大卫,用的居然是一块废料。那时,他刚刚完成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那尊《圣殇》的雕塑。人们实在不能相信那个作品是一个年仅25岁的年轻人完成,于是,他携带油灯和凿子深夜潜入教堂,在作品圣母的衣带上凿刻上自己的名字“米开朗基罗”,这使得他名声大振。于是佛罗伦萨市政厅找到他,希望他完成大卫像的创作。此时那块6米高的大理石已经被之前一位毛手毛脚的雕刻家在下部中间凿了个大窟窿,废弃在教堂后院,没有人有勇气承担这个任务。谁也没有想到,这块废料却在米开朗基罗手中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举世震惊的艺术作品。

米开朗基罗手中的大卫,不仅是男性和力量的化身,更是毫不掩饰地向世人展示自己肉体美感的典范。大卫那紧张而机警的、带有挑战性的头部和颈部,那隐见的肋骨和显见的肌肉共同组成起伏波纹的胸部,那不无自豪感和夸耀感的男性生殖器,那极富弹性和翘曲的臀部,无一不在夸张的表达着一个炫耀自己性美感和肉体美感的骄傲男性的心理感觉。

对于表现裸体的艺术作品,有些人是有心理障碍的。来听听我国著名美术大师刘海粟先生怎么说,他说,“人体美是美中之至美。”“美是艺术,人体美更是一种高尚的艺术。”

米开朗基罗不是创作“美中至美”裸体男性艺术作品的第一人,早在公元前,希腊人就推出了自己认为是完美男性形象的裸体阿波罗神象,16世纪意大利人的绘画和雕塑艺术中,裸体男性的形象就远多于女性。他们对裸体男性的美有一种特殊的崇爱,认为正是男性赤裸的身体闪烁着理性之光、正义之光,能充分表达力量、表达英雄主义精神。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无疑是这种美学表达的极致和巅峰,再没有人能够超越。

那么,为什么是米开朗基罗而不是别人创作了这极致完美的男体大卫呢?这和他的炽烈的情感经历有关。米开朗基罗终身未娶,也从不近女色,身边的伴侣都是英俊高贵的贵族青年。他曾花去整整一年时间在他的伴侣、漂亮却早夭的布拉奇之墓上刻下诗句:“我卑微的尘躯不再享有,/你的迷人的脸庞与美丽的双眼,/但任何力量都抹不掉你我共枕相拥时,/两个灵魂相融所迸发的火焰。”1532年秋天,45岁的米开朗基罗遇见了23岁的罗马贵族青年卡瓦切里。卡瓦切里的翩翩风度和高贵仪容深深的吸引了米开朗基罗,强烈的激发了他对男体的敏感与热爱,几近痴狂!此后,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就是卡瓦切里的面孔了。人们相信,正是卡瓦切里极大的激发了他火热的创作欲望,诞生了他众多的不朽作品。而这,也正是大卫能具有贵族式的高贵气质的原因所在。

卡瓦切里一直陪伴他三十余年,直至米开朗基罗生命的终了。

不过,我所看到的大卫和几乎所有图片中的大卫都是安放在市政厅广场上的那尊复制品,出于保护,原作早已移藏佛罗伦萨美术学院馆内。

除了大卫雕塑,市政厅广场还有很多名声显赫的雕塑,切利尼的《帕尔修斯》,巴托洛米奥·阿曼纳蒂的《海神喷泉》,章博洛尼亚的《海克力斯与半人马》等等,那里,已经成了意大利著名雕塑的露天博物馆。

回过头来,再来说说之前造访的比萨斜塔。斜塔,是人们对它的俗称,事实上,它是比萨大教堂的钟楼。意大利的大教堂都由三部分组成:主座教堂(duomo),洗礼堂,钟楼。经典的主座教堂呈十字架分布,十字中心是穹顶,穹顶下方是神坛,那里是主教举行弥撒的地方。洗礼堂是为孩子举行洗礼的地方,和教堂相连,而钟楼一般都是独立的。比萨斜塔就是比萨主教堂的独立钟楼。周边广场称为奇迹广场。

比萨斜塔的出名,主要是它的严重倾斜和伽利略在斜塔上作的那个著名的自由落体试验。不过我觉得比萨斜塔更值得关注的不是它的“斜”而是它的“塔”,是它的建筑本身。它那大胆的圆柱型设计,层层漂亮的拱廊的叠加,白色大理石廊柱在阳光照射下发出的耀眼白光和在拱廊内投下的阴影形成的强烈反差,这一切,都给人留下深刻的美的印象:“它在那儿,婷婷玉立,美极了!”

回到佛罗伦萨,回到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

佛罗伦萨,现代诗人徐志摩曾经赋予它另一个极富诗意的译名:“翡冷翠”。在我看来,这个名字似乎专为百花大教堂而设计。翡是粉红色的玉,翠是淡绿色的玉,而冷当然是冰清玉洁的白玉,巧的是,圣母百花大教堂正是用红、白、绿三色大理石装饰的,正是翡、冷、翠。

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同样由三大部分组成:十字架结构的杜姆(duomo)主教堂,与之相连的八角形圣乔瓦尼洗礼堂以及独立的乔托钟楼,三大建筑浑然一体,雄伟壮观。

由于全部使用红白绿色的大理石装饰,整个建筑群显得格外纯净、优雅和绚丽,所以,在世界最大的几座教堂中,论规模,圣母百花大教堂不是第一,但如果说到漂亮,它无疑是最漂亮的。而它那座独一无二的八角形洗礼堂,曾经为但丁等众多名人洗礼。因此,到意大利,是一定要去参观绚丽无比的圣母百花大教堂的。

 

**********

依例,该上PP了。

第一组,比萨,依次是duomo主教堂,洗礼堂,钟楼(斜塔),奇迹广场,修道院。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第二组,圣母百花大教堂。

.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第三组,佛罗伦萨市政厅,广场,大卫雕塑,广场的其他雕塑。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欧洲行(之三) <wbr> <wbr>大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