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礼进行曲之  衡阳行

(2009-10-19 15:21:23)
标签:

衡阳

石鼓书院

岳麓书院

白鹿书院

睢阳书院

四大书院

情感

分类: 午后斜阳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衡阳行

(烟雨朦朦的石鼓书院)

 

衡阳是我们的第四站,也是我姑姑家所在地。

姑姑是土产进出口公司的,又特别会吃,所以,建议我们吃一次蛇。那次吃蛇的经历让我们印象深刻,既有美味的回忆,更有恐怖的记录。

知道我们从未吃过蛇,姑姑带我们直接去单位的仓库里抓蛇。那些蛇都是收购上来用于出口的。仓库没有窗户,只有一扇大木门。库内空间很大,里面阴暗潮湿,刚冲洗过的水泥地面汪着一滩一滩的水渍,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腥味;四周沿墙码放的都是装蛇的铁丝笼子,一层一层摞的老高。透过铁丝网眼,看到成堆成团的蛇吐着信子探头探脑!那时的感觉是,整个屋子似乎都在蠕动!我们一动不动的蜷缩在仓库中央,后脊梁飕飕直冒凉气,头发都乍起来了,大气都不敢出。如果有什么东西碰一下脚,一定会下意识的大叫起来。仓库保管员打开一个笼盖,利索的从里面抓出一条青黑色的大花蛇,约有一米多长。他捏着蛇的脖子,蛇身上下翻卷,尾巴几乎甩到我们,吓得我们后退了几步,紧缩在一起。他拿出事先准备的剪刀,一剪刀下去,蛇头就跌落地下了。掉在我们脚边的蛇头还在地上不停的扭动、弹跳,眼睛直勾勾的瞪着我们。我们几乎惊叫出声,又后退了一步。再抬头看时,他已经一把扯掉了整张蛇皮,露出白里透粉的蛇肉。又一剪刀剪开肚皮,一粒花生大小的青灰色蛇胆掉在他的手心里。他把那粒温热的蛇胆递给姑姑,那情形让人依稀想起鲁迅小说《药》里的一些场景。姑姑讨来半杯水,一口水,一扬脖,蛇胆就送下了肚。看着目瞪口呆的我们,姑姑莞尔一笑:“明目的!”还明目呐?!已经吓得我们眼前一片漆黑了!!

回到家里,蛇肉被剁成段,和魔芋一起放进砂锅里,加上鸡汤、少许姜和盐,盖上锅盖就炖起来。吃饭的时候,连锅端上桌来,掀起锅盖,满屋香气四溢,低头看,汤已经炖成了奶白色,蛇肉和魔芋都浸没在汤中。第一次吃蛇肉,感觉确实很鲜,有点儿像田鸡的味道,当然,比田鸡要肥美多了。后来在北京的顺风等粤菜馆吃蛇肉,都是涮火锅,感觉总是没有在姑姑家清炖出来的鲜美。还要补充说明一点,上面提到的魔芋也是个好东西,不但味道鲜、口感好,而且具有化痰、散结、行淤、消肿的功效,在《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

我的表哥小毛对我特别好,一直陪着我们。他一定要带我们去“吃茶”。在他浓重的湘西口音中,这两个字被读作“掐杂”。此前我们只知道喝茶,不知道怎么个吃茶法,不好多问,就跟着去了。现在已经想不起去哪儿了,只记得那个地方的廊柱、房顶都是木头的,铺着木地板,桌子和椅子都是竹子的,走到哪儿、坐在哪儿都会嘎吱嘎吱的作响。小毛跟跑堂的说了些什么,一会儿,我们的桌上就和周围的桌子一样了,除了个人跟前的一杯茶,还有一碟一碟的各式食品:花生瓜子、糖果点心,琳琅满目的摆了满满一桌。我们这才体会到南方人为什么是吃茶了,这茶还真是吃出来的。看看周围,每个人的嘴巴都在吃着、说着,屋里非常喧哗。那杯茶倒似乎成了陪衬而被冷落在一边了。如果有人离去,一定是满桌满地的果壳糖纸,跑堂的也只是把桌面的东西一股脑扫到地下,却没有人清扫地面,似乎要的就是这个满地果壳糖纸的效果。

那时候交通很不方便,加上我们的时间有限,就没办法去50公里外的衡山了,小毛带我们去了城北的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景佑二年(1035),宋仁宗根据衡阳郡守刘沆的奏请,赐“石鼓书院”匾额并赐学田,石鼓书院遂与开封睢阳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长沙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1944年6月,书院毁于日军炮火。

石鼓书院修建在衡阳北石鼓山上,山虽不高,但地势险要,为湘水、蒸水交会处,遥对耒河口。石鼓山两江相夹、临江而立,山势峻峭耸拔,景色蔚为壮观,现在已建成重要的旅游胜地。但我们去的时候尚未复建,只余房舍数间、石鼓一面而已。于是在荒芜的石鼓前留下了衡阳的唯一影像。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衡阳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衡阳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衡阳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