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礼进行曲之  桂林行

(2009-10-23 20:47:48)
标签:

桂林

阳朔

象鼻山

伏波山

漓江

芦笛岩

七星岩

情感

分类: 午后斜阳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从篇头骆驼峰的照片可知,离开衡阳后,我们去了桂林。当初去衡阳,不仅是因为我姑姑在那儿,也是为了要去桂林。因为在当时,去桂林就只能坐衡阳到广西南宁的湘桂线火车。

太太的表姐在桂林,我们就住在了表姐家,很方便,所以,一住就是四天。站在表姐家的阳台上,可以远眺桂林一景:奶头山。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此前对于桂林,只有一个书面的印象:桂林山水甲天下。怎么个甲天下,却是一无所知。这次身临其境了,方知此言不谬。然而和桂林秀丽的风景相比,文字总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因此本篇将以照片为主,少说为佳!

下面就用黑白老照片,带你们游览一下三十年前那质朴而秀美的桂林。

 

1,独秀峰。

在我看来,桂林市中心王城内的独秀峰,最能代表桂林的山。

桂林的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结构被水流切割溶蚀而成。虽然喀斯特地貌并不少见,但是像独秀峰这样被切割成拔地而起的直上直下的巨大石笋一样的山峰就不太多见了,特别是,这样的超级石笋突兀的树立在市中心的情况就更罕见了。一直来到山脚下,你都找不到应该有的一点儿山坡,就像一座塔楼,那近70米、20层楼那么高的绝壁就在你面前飞流直下,直直的扎到地里,和地面形成90度的直角,成为旁无坡阜的孤峰。孤峰介然兀立,峭拔峻秀,有唐诗赞曰:“直上青云势未休”。峭壁上有狭窄曲折的石阶可直通峰顶,峰顶筑有亭、堂、祠、庙。

特别要提到的是,80年代中期,文物工作者在独秀峰上发现一摩崖石刻,为南宋嘉泰年间广西提点刑狱王正功所书,其中赫然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800年来,正是这准确、上口的七字绝句,让桂林山水得以闻名天下。

但遗憾的是,别看我说的这么热闹,当年我们来到山下时,却因上山的石阶路被一木栅栏门锁着,没上去,所以最终没能领略独秀峰所独有的峻秀,也没能留下照片。不过好在无独有偶,阳朔也有这样一座拔地而起的孤峰,名字也叫独秀峰,虽然彼独秀峰非此独秀峰,反正名字相同,就贴上一张在彼独秀峰的照片吧。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2,象鼻山和穿山。

作为桂林旅游的标志性景观,象鼻山的地位无可替代,到桂林不到象鼻山就不能算到过桂林。

象鼻山为一临水的山岩,前端山石垂入水中有如象鼻饮水漓江,象鼻和象腿之间形成一通透的圆形石洞,直径约十米。江水上来时,石洞有如一轮明月浮于水上,因而称为水月洞。宋代文人有诗赞曰:“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还流。”不过我们去的时候正是枯水季节,江水没能淹没洞底形成有如明月般的圆洞。

那时候象鼻山是可以爬上去的,坐在象鼻子上,可以遥望对岸不远处的桂林另一景观――穿山。穿山,因半山腰上一贯穿的圆形石洞而得名,又因天光透过圆洞,形成一轮挂在山岩上的明月,因此又名月岩。更为神奇的是,穿山上悬的山月和象鼻山浮的水月,一悬于天, 一浮于水, 构成了“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由于穿山景观更适合远观而不宜近玩,所以我们没去穿山,只是坐在象鼻山上远远的拍了一张穿山的照片。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远眺穿山).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3,伏波山。

伏波山紧邻漓江,景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很密集。山脚有贯通的山洞名曰“还珠洞”。山洞东口临江,可从江上泛舟进出,南口进去是一巨大的岩洞,洞内遍布唐人造像、宋代题刻。洞口临江处有一巨石,自洞顶垂悬而下,距地面仅寸许时,戛然而断,名为试剑石,相传为古代伏波将军试剑时砍断。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4,七星岩和芦笛岩。

七星岩和芦笛岩都是石钟乳溶洞景观。

前面说过,桂林的地质结构是石灰岩的喀斯特结构,水流的侵蚀,在山体内形成众多的岩洞。山水将石灰岩溶解其中,并在洞内流淌、滴落、结晶,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柱、石笋、石幔、石花等,景致瑰丽奇绝、妙趣横生,被誉为“神仙洞府”。两洞相比,七星岩更雄伟深邃,景致更壮观。而芦笛岩则偏于绮丽多姿、玲珑剔透。各有千秋。两洞皆有唐宋明清的壁书壁画数十幅。

对于从未看到过这类溶洞的我,一下子进入这种人间仙境,所带给我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是可以想象的,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特别是其中的石幔,有如丝绒的天幕,从高高的洞顶垂挂下来,连褶皱都那样流畅逼真,似乎有风吹来就能轻轻摆动,只有以手叩之、发出编磬般悦耳的声响时,你才真正相信,它确实是石头的!让人叹为观止。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限于当时的照相水平,我没有在洞内拍摄,照一张从桂林买回的用岩洞内石花做成的盆景,也可见一斑了。我估计,现在的桂林,这样的石花已经禁售了。

除了这石花,我还从桂林带回一样东西:一条腌肉。那是一条五花肉,肥肉部分凝脂般洁白,瘦肉部分肌理分明,肥瘦相间,顶端穿一线绳,挂在厨房窗框上,家里立刻平添了一份勤勉淳朴的南方人家才有的、浓浓的生活气息。可是天知道,它居然是假的,是用桂林独有的一种山石切割雕琢而成的,其中的白色和肉红色都是天然形成的。雕工也很讲究,不仅切面上的刀痕模拟的惟妙惟肖,连断面上风干过程中肉的收缩形成的凹痕都没有被忽略,再加上表面沾上的厨房油烟,几可乱真。几十年来,这条“腌肉”不知骗过了多少人。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5,骆驼山。

骆驼山位于普陀山的背后,因酷似一只跪卧的骆驼而得名。在那儿,我们拍下了这次出游中最得意、最珍爱的几张照片。

不加评论的悉数放在这里。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6,阳朔。

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其实,这里指的应该是广义的阳朔,是指从桂林到阳朔乘船顺流而下,沿途所看到的漓江两岸的风景。狭义的阳朔,只有那棵大榕树和阳朔公园里的独秀峰可看。和桂林相比,阳朔少了很多人文景观和过度开发,所以阳朔的山更多一份野趣,更接近于原生态。而且,漓江在阳朔这一段的河岸,多为鹅卵石河滩,你尽可以走近它、走进它,真切的领略它的清澈:一两米深水下的鹅卵石都历历在目。这样清澈见底的河水在别处肯定是没有的,这也许得益于溶在水里的丰富的碳酸钙,正是这种物质像明矾一样的吸附和沉淀功能,才使得漓江水能够永远的清澈如许。所以,我们在阳朔的照片,更多的是戏水漓江的画面。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7,漓江。

凡是到过桂林,乘船顺流而下浏览漓江的人,都应该和我一样的经历:满员后才肯开船的机动游船;人挨人挤坐在低矮的船舱里;船舷边只容一人立足的甲板;根本不可能推开别人来给自己和身后的山水和一个影;船速很快,根本等不到你调好光圈、速度、距离、景深、角度,岸边的景色已经一晃而过了!所以,一个多小时,我只有船上的唯一一张,和岸边的书童山一张,剩下的印象,就是两岸绵延不绝的翠竹了。

回过头来看,之所以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绝不单纯的指桂林的山,也不单单说桂林的水,应该是山和水的一个辉映,是山和水的一个互动,特别是那临江耸立的秀美山峰在水平如镜的江面上的倒影,最能体现它的“甲天下”。但对我们这样的匆匆过客来说,恐怕没条件欣赏了,除非静下心踏踏实实的住下来,择一无风的晴朗天气,租一小木船或竹筏,随水随意在江中飘荡,特别是行到兴坪的黄布滩一带,停下舟来耐心等待,或许能看到绝佳的“黄布倒影”。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

婚礼进行曲之 <wbr> <wbr>桂林行

 

最后这张照片,山水如画,一叶扁舟轻轻犁过平静的水面,船橹轻摇,你会脱口而出:“欸乃一声山水绿!”那就让我们用柳宗元的这句名句来结束本篇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