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山印象之十九 过年

(2008-02-04 15:11:40)
标签:

知青

感悟

生活记录

情感空间

人文/历史

杂谈

分类: 云山印象-我的东北知青生活
 

前一篇《不要管我》一贴出,引发了博友们关于英雄的热烈讨论,但是对不起,这不是我的本意,朋友们可能被我那本是戏说的文章误导了。我在该文中提到的三件事,是想引出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在年轻的中尉参谋和因电话中和男朋友吵架就轻生的轻贱女人之间,在小北京和半麻袋橡子之间,在我和惊马之间,应当如何处置或取舍。这其实再一次触及到我曾经触及并会逐渐展开的一个前沿学科:比较生命学或相对生命价值论。希望朋友们以警惕的眼光继续关注。

下面继续。

马上要过年了,想起我在云山过的一个难忘的年。

那是我到云山的第一个年。那时,我们知青组织了两个宣传队。离过年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两个宣传队一商量,决定联合编排一台反映旧社会穷人过年的忆苦戏。剧情当然是最流行的:年关,地主狗腿子到长工家逼债,抢走年幼的女儿,逼死年迈的父亲,年三十儿晚上,一家人家破人亡。就是这么个没什么创意的东西,却被我们演绎的分外出彩,这和我们演员的外形逼真和表演投入有直接联系。来看看我们的这些演员:演儿子长工的是我在《小芳》一文中提到的小辉,身形高大,完全符合北方农民汉的形象,演他妻子的徐瑛现定居香港;演长工父亲-爷爷一角的是北京知青小何(头几年因病去世了)。小何长相偏老,天生就是一幅苦相,演戏时一哭起来鼻涕眼泪横流,可埋汰了;演奶奶的就是后来成了小辉妻子的小芳,她演奶奶根本不用化妆(见《小芳》一文);演小孙女的是老职工的孩子。然而戏里亮点,却是几个反派人物:帐房先生的扮演者吴三桂,认识他的人都会觉得,所有影视作品中的帐房先生一定是按照他的样子去塑造的,两个狗腿子,是北京知青白干儿、冰棍儿,听外号就知道这俩什么样:干瘦、罗着背,再加上平时就是吊儿郎当的作派,整个儿一个本色演出。我?我干什么了?那可多了:策划、编曲、音乐总监、舞台调度、司幕、司锣以及反派替补。参与策划的有白干儿、有小翁,白干儿的父亲是总政文工团的。但是和王家卫一样,我们也没有剧本,每次演出的台词都不一样,都是根据剧情发展由演员即兴创作。音乐采用的是阿炳的江湖水,由我根据记忆写出简谱(五线谱我不会),然后交给拉二胡的小翁和吹笛子的津生。小翁当时是果木技术员,他拉起二胡来,双目紧闭,摇头晃脑,浑身乱颤,特别的投入。(后来因饮酒过度死了。)经过几次合练,我们的忆苦戏就在大年三十儿的头天晚上,在大食堂兼礼堂隆重上演了。

低矮的舞台被厚重的幕布遮掩,台下的长条凳被早来的人坐满,晚一点的只好站在窗边的过道上,平时雪亮的汽灯也被有意调暗了。全场安静了以后,幕后的我手持锣槌向小翁一指,江湖水那凄楚哀婉的旋律就从他的指尖流淌出来。幕前闪出的小乔,用她那极富感染力的次女高音,颤抖着念出大段的解说词,呼应她的是小翁时强时弱、如泣如诉的二胡。他二人的相互唱和,为演出作了极好的铺垫。台下已经有人在小声的抽泣了。随着我一段由缓渐急、由弱即强的滚锣,不祥的预感立刻抓紧了每一个人的心。大幕被我缓缓的拉开,台上是因为没有钱交租而一筹莫展的长工一家。当账房先生和两个狗腿子气势汹汹的冲上台时,前排的小孩捂住了眼睛。演到狗腿子打死爷爷、抢走孙女时,津生那凄厉的梆笛推波助澜的加了进来,把全剧的气氛推向高潮。每每哭声一片。

演出获得巨大的成功。不仅在六连一再加演,而且应邀去其他连队演出。到哪儿都受到热烈欢迎。

但演出也有不顺利。每场演出,都会被群情激奋的口号打断,而且只要有人领着喊口号,演出就要中断,台上的演员,包括狗腿子,都要跳出角色,跟着一起喊口号。好在这种角色的跳入跳出基本上没有影响演员的表演,有时反而会起到调动演员情绪的作用。出问题最多的是狗腿子白干儿。他出场时本应是凶神恶煞一般,可一上台他先哭个不停,比长工还哭的利害。只好退到后台。再出来,又哭。如是者三。这时,只好由我这个幕后调度临时客串顶替他出场,当几回狗腿子。

那个年,我们过的充实、满足,真正是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只是以后再也没有过了。

(看,那时候,天安门前的石头狮子还可以爬上去照相。)

云山印象之十九 过年

(要过年了,不写了,节后见。祝朋友们鼠年吉祥,事事顺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