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知青感悟生活记录情感空间 |
分类: 云山印象-我的东北知青生活 |
前日写省亲手记时,曾电话与我同回云山的荒友赵生,约他提供些省亲感受。赵生是我们荒友圈中少有的文化人,这不,拿来的竟是几首词作。原想提取一些元素融入我的手记中,但毕竟与我直白的手记风格难融,只得单独抄录,与博友们共享。
之一:夙愿
魂牵梦绕兮,
在远方。
成行(注)令我情万丈。
今日回边疆,
识旧人、触旧物,
不禁泪千行。
注:赵生自离开云山近三十年,从未回去过。我们商量确定回云山时并未想到带他。直到确定订票时,才想给他打个电话,他回电说这期间有安排去不了。但放下电话就意识到这将是他错过的绝佳机会了,他立即把电话打回来。最终成行。
之二:回云山
二十七年寻旧地,
人非物不是。(注)
想当年狂妄时,
无聊又无知。
叹一声似水流年,
举杯谈笑间。
注:我曾在此前十年就回过云山,对云山的变迁早已目睹:当年砖瓦房的团部办公室,已为气派的楼宇替代;从前的杀猪房改成了前卫的影楼;行政区对面的功能区,酒馆、歌厅一应俱全,原来晚上漆黑一片的团部现在竟然也是灯红酒绿。而赵生毕竟是第一次回来,面对此情此景,不能不发出人非物不是的感叹。
之三:酒为最
杯不空、酒不停,谪仙若在心亦惊。(注)
阔别将酒人易醉,饮出悲欢离合情。
老至更应忘白发,重回青春壮志中。
贵为天子谁万岁,得高歌处且放声。
喜逢故旧须大量,牵手乱语犹如梦。
注:已经回去三次了,每次下车伊始,就被浓得化不开的情包裹,被同样浓的酒浸泡,每天少至两三顿、多至六七顿酒,每酒必是“杯不空、酒不停”,谪仙(李白)若在当然心惊。每每如醉如痴。虽然去之前都再三自我告诫、相互告诫:一定要保持清醒!但在浓酒浓情面前,有谁能把持自己不沉沦?唯事后每每懊悔:为什么不多留一份清醒。不过也想,面对此情此景,放纵一下自己,恐怕也是抒发自己情怀的最佳方式吧。正是:喜逢故旧须大量,得高歌处且放声。
之四:别云山
恋云山,
相见时难别更难。
九千里路程,
三十年思念,
一朝出梦境。(注)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何日再回还!
注:每次回云山,都有恍若梦中的感觉:每到一地,每遇一人,常常有时空交错、不辨今昔的感觉。博主手记中梦回云山的题目亦是有此同感。
之五:恍惚
归来十数日,
诸事无心思。(注)
人坐书案旁,
心在云山时。
注:这种恍惚状态博主深有体会,事实上并非回来以后才有,而只是在云山就一直存在的恍惚状态的延续。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博主的第一篇手记也是在归来十数日(恍惚期届满后)才写就的。
之六:哭振明
昨夜西风摧碧树,
故友虚境处,
悲上心头。
又是中秋,
难忘除夕醉酒,
音容依旧。
奈何,
九泉人脱去百苦,(注)
愁在怀念不休。
注:振明,纠子的大名。博文中有关纠子返城后的困境就是赵生告诉的。此次再次说起,赵生竟至几度哽咽。纠子一文在荒友、博友中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令博主始料未及。
附:作者赵生和老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