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胸廓畸形患者植入三腔起搏器2例
标签:
健康 |
摘要:目的:探讨胸廓畸形患者植入三腔起搏器左室再同步治疗的方法与可行性。方法:对2例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合并胸廓畸形患者行三腔起搏器植入术。结果:2例胸廓畸形患者成功植入三腔起搏器左室再同步治疗。结论:胸廓畸形患者可行植入三腔起搏器左室再同步治疗。
关键词: 09重症疑难病例研讨会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力衰竭 胸廓畸形
使用三腔起搏器对伴左室失同步顽固性心衰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已被循证医学证实和业内广泛认同[1]。随着手术数量的增多,各种患者生理结构异常的病例也相应出现。本文就两例伴有明显胸廓畸形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行三腔起搏器植入手术进行分析讨论。
1病例介绍
患者1,女性,59岁,因“反复心悸胸闷10余年,加重1天”入院。患者入院2个月前起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加剧,夜间不能平卧,经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未见明显好转,病情反复加重。入院查体:BP120/82mmHg,精神软,两肺呼吸音粗,可及少量湿啰音,房颤心律,约75次/分,心尖区可及Ⅱ/6收缩期柔和吹风样杂音,肝脾未及肿大,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不肿,脊椎胸段后凸。心电图示:房颤,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群为0.14秒)(图一)。
4.23心超示:主动脉硬化,左室扩大(LVDd 66mm),左房稍大(LA
35mm);左室壁运动不协调;二尖瓣轻中度返流;左室收缩功能减退(EF45%)。胸片提示心影增大(普大型),胸廓及脊柱畸形(图三)。诊断:扩张性心肌病,房颤,心功能Ⅲ级;胸廓畸形;肺部感染。入院后予ACEI、利尿、强心、抗感染等治疗,患者夜间可平卧。于4月28日行三腔起搏器植入术(ST
DDDRV5596)。先分别植入右心房电极于右心耳和右心室心极于右室心尖部,再使用冠状窦电极引导,将长鞘送至冠状窦内,送入气囊导管进行冠状静脉逆行造影确定冠状静脉走向,再将PTCA导丝送至前侧静脉远端,沿导丝送入ST
1056T左室电极至侧静脉远端并固定良好(图四),阈值2.2V,阻抗980Ω,QRS振幅20mV。复查心电图示QRS波群0.12秒(图二)。起搏器模式为VVI
90次/min。患者胸闷心悸症状明显好转。随访至今,未再因心衰住院治疗。
|
图一:术前心电图
|
|
图二:术后心电图
|
|
图四:起搏器植入后电极位置(RAO45)
|
文章来源:
点击查看全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