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程鹤麟
程鹤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60
  • 关注人气:38,6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莲塘浮生》连载(189)大家庭里小夫妻的蜜月生活

(2022-03-22 10:15:28)
标签:

蜜月

小夫妻

大家庭

福州

福州戏

分类: 长篇小说连载

长篇小说连载:莲塘浮生——福建闽侯程氏家人传说(189)

(微信读书上有机器人朗读的本书音频,欢迎收听)

【逢周一、周二、周三发布】

 

一八九,大家庭里小夫妻的蜜月生活

 

话说,1931年的秋天,福州宫巷的大户人家、做南北货生意的郭老板,次子依彪结婚了,新娘是郭老板表妹的女儿黄漪琳。

依彪和漪琳的新婚之夜是星期六的夜晚。啊,我应该说“拜六”,福州人都说“拜六”。这是“五口通商”给福州带来的影响。

“五口通商”之后,天主教基督教等“荤教”涌入福州,传教,建教堂,办教会大学、教会医院,改变了福州。

曾记否,就在依彪和漪琳结婚的前两年,1929年,福州乡下甘蔗镇五福村的农民程由刷,背着他那患了异食癖的次子天和,到福州仓山番囝婆(女洋鬼子)办的侬奶囝(母子)医院马高爱医院去治疗。(哎呀不行,为了写这一句话,程老汉回看自己写的本书第106章,重温了一下天和病逝那天的情景。我自己写的那些文字居然害我自己泪流满面。年纪大了,脆弱。)

五口通商给福州所带来的这些改变,给福州造成了历史性的影响,留下了历史的印记。像是福州人至今把舶来品化学漆叫做“paint”……而星期一到星期日,福州人说成:拜一、拜二、……拜六、拜日。拜日也可以说成“礼拜”。“星期几”是“拜几”。现在还这样。

依彪和漪琳结婚时,福州已经有了拜日休息的概念。

中国历史上最早给学生放假过礼拜日的学校就在福州——福州船政学堂。

福州船政学堂又不是教会学校,为什么拜日要放假?

很简单,这所学堂采的是外国教学体制,用的是外国原文教材,请的是外国教师。英国的、法国的老师来了,人家就是要休息礼拜日的,所以左宗棠就让师生都一起休。

【插播一下】位于马尾的福州船政学堂,创办的宗旨是要为海军培训人才。但实际上,这个学堂,向法国学习造船技术,向英国学习航海技术,并没有足够的海军课程。中国海军的著名将领,邓世昌、方伯谦、刘步蟾,萨镇冰、刘冠雄、黄钟英,在这个学堂学的是“驾驶专业”。严复也是驾驶专业的。

【插播完】

到了1930年代,福州的大中小学跟全国的大中小学一样,早已实行礼拜日周休一日。

可是,郭家是做南北货生意的,生意人,拜日休息的概念不强。就算是现在,生意人也这样。

可是郭家次子依彪娶的新妇漪琳,拜日休息做礼拜的概念很明确。漪琳是教会大学华南女子理工学院的学生。而且,漪琳是基督教美以美会的教徒。基督教的教徒,礼拜日要做礼拜的。

漪琳是个虔诚的教徒,原本就打算新婚夜的翌日去做礼拜的。

但是,做礼拜不需要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漪琳原本打算八九点钟起床。从宫巷去花巷,只有十几分钟路程啊,八九点起床去花巷堂做礼拜时间很充裕的。

只不过她没想到,新婚夜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婆婆就到新房门外“吹起床号”了。也不想想新郎新娘昨天和昨夜有多忙。

昨天,拜六,依彪漪琳结婚。上午在花巷堂办西式婚礼,晚上在聚春园办中式婚礼,聚春园之后,依彪的一群年龄不相上下的表兄弟涌到宫巷他们家里,闹房(闹洞房),把个依彪整得是七荤八素。

不过,依彪年轻,闹房也没把他闹趴下,洞房花烛夜没事人一样斗志昂扬虎虎生风。他的新娘,漪琳,跟他也是棋逢对手,势均力敌。两个人那是干柴烈火,熊熊燃烧。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一对新人就都醒了。21岁的依彪又虎虎生风,在漪琳身上攻城略地。19岁的漪琳,毫不示弱,奋勇迎战……

婆婆来门外“吹起床号”时,依彪和漪琳刚刚结束了婚后的第一次晨练,正四仰八叉躺在床上喘气。他们原以为可以睡个回笼觉,依彪母亲这一声,回笼觉没了,一对新人乖乖起床。

依彪被这个家庭管住了,不敢不从。

漪琳也不敢造次,免得郭家把她看做不守妇道迷乱“宫闱”的狐狸精。

漪琳她本来还打算新婚头一个礼拜的早晨都睡得迟一点起床,学校那里她都请了一个礼拜的新婚假,没想到经商的婆家连拜日的概念都没有。这么一来,漪琳就改了计划,把假销了,每天一大早起床,天天去上学。

这还是蜜月吗?

是。大家庭里小字辈的蜜月,就是这样。

我在前面章节里说到,1920年初,福州乡下闽侯县甘蔗镇农民程由刷和来自罗源霍口的畲族妹子雷氏三妹结婚。新婚蜜月,由刷和雷氏三妹可以一整天一整宿夜以继日日以继夜地腻在一起做各种操练。那是因为,由刷是个孤儿,结婚时祖父母和父母都不在了,没人管他。

可是依彪就不一样,他祖母不仅健在还管事,加上他还不算老年人的父母,把他管得死死的。所以,尽管是蜜月,依彪漪琳小两口也不能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地赖在屋里操练缱绻。早晨必须正常起床,晚上也不能太早躲进屋里睡那个觉。请注意,只是不能太早进屋,不是不能进屋。

新婚不久漪琳就怀孕了,1932年上半年她在校的最后一个学期是挺着孕肚上学的。不过,那时她已经恢复住校了,只在周六晚上回家,然后周一早晨再回校。并且她来回都坐三轮车。

新娘漪琳白天照旧上学,新郎依彪白天就还是在福州城里由男佣人陪着瞎逛。

到1931年底时,依彪的出行路线渐渐固定了下来,主要就是3个处所。按照离他们宫巷家的远近,这三个处所是:花巷堂、鳌峰坊的赛天然戏园、古乐路的乐天泉汤池店。

依彪常去的第二个处所、鳌峰坊的赛天然戏园是福州戏戏班的戏园。

福州戏就是闽剧。福建是个方言很复杂的地方,福州往南有莆田话、闽南话,闽南往西有客家话,福州往北有闽北方言建瓯话、闽赣方言邵武话……省会的福州戏用福州话演唱、念白,被叫做闽剧。

依彪有一项雅好,就是听闽剧唱闽剧。

他是闽剧票友,是闽剧乾旦大师郑奕奏的忠实粉丝。

郑奕奏是一代闽剧大师,福州人常把他跟梅兰芳相提并论,曰“北梅南郑”,或者直接说他是“福建梅兰芳”。

郑奕奏生于1903年,1931年21岁的依彪被家长“软禁”的那一年,郑奕奏28岁,正处于艺术巅峰期。“软禁”期里,依彪常常由家人或佣人“陪护”着去听郑奕奏的戏。

那时郑奕奏加盟了闽剧班社赛天然,而赛天然又请到闽剧编剧大师严天铎为郑奕奏度身打造了《百蝶香柴扇》、《安安送米》等一批原创剧本。

郑奕奏+严天铎组合,就是闽剧艺术的天花板,就像京剧梅兰芳+齐如山组合一样。郑奕奏在《百蝶香柴扇》饰演女一号林英,一演就演了4年。

郑奕奏的这些戏,依彪看了一遍又一遍,没个够。一方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二方面他本来就是郑奕奏的小迷弟,这下可好,饱享!

还有一个,给郑奕奏写戏的严天铎是他大学师哥,虽然他们互不相识,但依彪心里对严天铎的崇拜比别人多了一份亲切感。

严天铎生于1889年,1931年依彪被家里“软禁”时,严天铎42岁。这个岁数是一个编剧家的黄金岁月,作品多,而且每件作品都是佳作。

这位严天铎可不是等闲之辈。

他早年在福建法政学校(这个学校后来改名私立福建学院)读书,并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22岁的他参加了光复福州的于山之战,跟着福建新军起义部队一起闹革命。革命成功之后,严天铎没有从政,而是转到闽剧戏班,从抄写剧本开始,逐渐成为闽剧作家,是那一代闽剧人中最有成就的剧作家。

读法政学校而参加革命,顺理成章吧?这叫投笔从戎。

读法政学校又参加革命,革命之后年轻轻却解甲归田,跑去写戏,这个跨界有点大了。

写到这里程老汉忍不住要赞严天铎一下。

上大学,加入同盟会,投身革命,参加战斗,燃烧激情。

革命成功之后,不从政而从艺,挥洒才华,为闽剧留下一出出瑰宝级的剧作。

这是恣意人生!

这是写意人生!

这是快意人生!

严天铎活到1977年,享年88岁。88岁,汉字是:八十八,这叫米寿。

经过了恣意、写意、快意,又活到米寿,这样的人生太赞了。

赞赞赞!

依彪常去的第三个处所是古乐路的乐天泉汤池店。

乐天泉汤池店是一家高档澡堂,汤池店里面有中西菜馆。那中西菜馆也是高档菜馆,当年福建省的军政高级领导人常在这家汤池店中西菜馆里设宴。
那段时间,郭家的男佣人们轮流着享受由东家提供资金的温泉浴,还不用干其他的家务活。跟着二少爷一起去温泉洗汤(泡澡)就是工作,有工钱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