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程鹤麟
程鹤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60
  • 关注人气:38,6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篇小说连载:莲塘——福建闽侯程氏家人传说(58)

(2021-05-18 01:05:54)
标签:

程鹤麟

长篇小说连载

莲塘

分类: 长篇小说连载

长篇小说连载:莲塘——福建闽侯程氏家人传说(58)

【逢周一、周二、周三发布】

五十八,闽国被灭国

话说,公元944年,泉州军头留从效响应建州(今建瓯)大殷国皇帝王延政的号召,起兵讨伐弑君王篡闽国的朱文进,漳州军头程谟也跟着共襄盛举。泉州军头留从效杀了朱文进派到泉州的刺史黄绍颇,命人一路举着黄绍颇的头颅吓唬朱文进的军队,并高喊“逆者如绍颇”,意思是谁逆着我们,就砍谁的脑袋。还真有效,朱文进的部队一看黄绍颇的脑袋就立马溃散。漳州军头程谟也学留从效,带兵闯进漳州刺史程赟的官邸,二话不说砍了程赟的脑袋。砍掉之后就看到程赟留给他的遗书,才知道错杀了程赟,就命人把程赟的脑袋缝回去,并给予厚葬。虽然不能拿程赟的脑袋退敌,但程赟的遗书写得慷慨激昂,是讨伐朱文进的最好的文宣。程谟就让人大批印刷,在北伐讨朱的路上一路散发。

程赟的遗书成为闽南讨朱部队的文宣,而程赟生前在福州痛骂朱文进的壮举这时候也影响到朱文进身边的大臣和将军,其中一个就是林仁翰。

林仁翰是建阳人,在王延羲当皇帝时,被提拔为“南廊承旨”。“承旨”本来是文官,唐代有“翰林学士承旨”,最老资格的翰林学士才能得到这个头衔。王延羲搞的这个“南廊承旨”却是武官,是皇宫亲兵里的将军,在朱文进为拱宸军使、程延长为副拱宸军使的亲兵军中听差。944年农历三月,朱文进弑君篡国之后,朱文进到皇宫骂了朱文进10天,第一天还能进皇宫见到朱文进本人,就是由林仁翰领着进宫的。第二天起,程赟进不了皇宫了,只能在皇宫外面骂。骂到第10天,又是这位林仁翰来到皇宫外,把程赟再一次领进皇宫宣政殿,原来是朱文进任命程赟为漳州刺史,要程赟立即到漳州赴任。

本书作者程老汉在本书第45章就讲到,“这个林仁翰后来在闽国历史上起了重要作用”,是什么作用呢?他杀了朱文进、朱文进的同伙连重遇。

话说建州(今建瓯)的大殷国皇帝王延政得到闽南留从效的支持后,再次派兵攻打福州,跟留从效他们南北合围,一路上所向披靡,给朱文进造成很大压力,给朱文进身边的人也造成了很大压力,他们开始离心。

朱文进身边的林仁翰本来就不是朱文进的亲信,他是王延羲提拔的,他的恩人是王延羲而不是朱文进。但是,他没能像程赟那样,敢于痛骂乱臣贼子朱文进,不仅没敢骂,还乖乖地服从朱文进,跟随朱文进。不是他没有正义感,而是他对王延羲并没有多少感情,不像程赟对王审知忠心耿耿。再说了,撇开弑君王屠宗室这一点不说,朱文进这个人还是不错的,比如,他称帝之后还行仁政,停掉了耗资巨大的皇宫工程、放宫女出宫,跟王延羲那一套反着来。还有,朱文进对部下很好,对他林仁翰也是百般信任。因此,林仁翰不仅没有实力、也没有动机去反对朱文进,他根本没得选择对吧?

可是,此时此刻,面对福州以外反朱文进势力南北夹击福州,林仁翰就面临选择了。若死心塌地跟着朱文进,很可能会被王延政他们当做朱文进的乱党一起杀掉;若现在背叛朱文进,万一王延政他们败了可怎么办?

天人交战之下,林仁翰决定听从自己的心。林仁翰的心其实还是倾向于王延羲的,毕竟,林仁翰受恩于王延羲;毕竟,朱文进弑君王屠宗室篡闽国之所为,放到历朝历代都是大逆不道。林仁翰的想法是,如果这次朱文进赢了,那自己就算舍生取义。

人的正义感需要外力来激发,若没有适当的外力,正义感会沉睡,若是遇到错误的引导,正义感会变成邪恶。

后晋开运元年闰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945年2月14日晚上,闽国的南廊承旨林仁翰的正义感爆发了。他招来最信得过的30多个部下,对他们说,“我等向来乃王氏臣民(确实啊,朱文进篡国还不到一年呢),却为逆贼所挟,助纣为虐。今富沙王将到,我等能无愧乎!”“富沙王”指的是王延政。

说完就率领这几十人直奔朱文进同伙连重遇宅院,要去杀连重遇。为什么不去杀朱文进呢?因为朱文进住在皇宫里,林仁翰想拿着连重遇的脑袋去开皇宫的层层门禁。

到了连府,没想到林仁翰这群亲信临阵怂了,打起退堂鼓,要撤。林仁翰一不做二不休,自己冲锋在前,直闯连重遇的的宅院。林仁翰是连府熟人,门口的两个大兵见到他还想跟他打招呼呢,就被他挺槊扎死一个,林仁翰手下人一看,一拥而上,弄死了另一个。接着,熟门熟路的林仁翰带兵往院子里冲,直捣连重遇的卧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杀了连重遇,还是林仁翰动的手,用的还是那杆长槊。

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林仁翰叫人割下连重遇的首级,然后带着这首级去冲皇宫。林仁翰是皇帝亲军的将军,皇宫的卫兵跟他都很熟,他一边领兵往里走,一边指着连重遇的首级对皇宫的卫兵说,“富沙王将至,汝等将遭夷三族。今连重遇己死,何不诛杀文进以赎罪?”边说,边往里走。那些卫兵,跟朱文进也是没感情的,都只是和平时期当兵混饭吃的主,就这样稀里糊涂跟着林仁翰冲进皇帝的寝宫,斩杀了朱文进。

接下来就是,林仁翰大开长乐府(福州城)的城门,将王延政的兵马迎进城里,又把朱文进、连重遇的首级装进两个木匣子里,自己亲自送去建州(今建瓯),献给王延政,并请求王延政还都福州。史书上说,王延政对林仁翰的“赏赐颇薄”,但林仁翰并没有怨言。

其实,有没有怨言都无所谓啦,因为闽国已经走到头了。

话说公元945年2月,王延政拿到朱文进、连重遇两人的首级之后,就把他的大殷国废了,现在他可不是“五县天子”了。我在前面的章节里讲过,王延政的大殷国仅据建州(建安,今建瓯)、镛州(将乐)、镡州(今南平市延平区一带)的5个县:将乐、邵武、建阳、建安(建州)、浦城,所以王延政也被讥为“五县天子”。

王延政当了闽帝,地盘大多了,相当于现在的整个福建省,但他并没有听林仁翰的建议还都福州,国都仍旧设在建州,他只是以福州长乐府为东都(福州地处闽国东部),派了儿子王继昌去坐镇福州,他自己仍然待在建州(今建瓯)。

王延政的闽国皇帝只当了7个月,公元945年9月,南唐国主李璟(李后主他爹)趁王延政立足未稳,狂攻所谓的闽国国都建州,最后从建州水南攻破建州城池,迫使王延政投降。

王氏闽国到此关门大吉,享国祚36年。

 那边厢,程赟的子孙遵从程赟生前的遗嘱,一直到程赟死了10多年之后,才去漳州把程赟的坟墓迁往程赟生前选中的墓地,闽侯竹岐榕岸村的一块风水宝地。

那已经是宋朝了。

在榕岸安葬程赟的骸骨时,发生了神秘的“天葬”异象。这天葬可不是西藏那种天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