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春运袁世凯春节 |
分类: 历史探秘 |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不过,古时候春节不叫春节,叫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改名“春节”,是袁世凯干的。
公元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每年的今天,公元1月1日,就是中华民国的元旦。可民间不接受。什么什么,你说改就改了?昨晚你守岁了吗?吃饺子了吗?今天你给谁拜年了吗?谁给你拜年了呢?你给小孩儿压岁钱了吗?结果是,大总统1月1日过元旦,老百姓还是等着农历正月初一过元旦。
孙中山没把民间习俗给改过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却改成袁世凯了。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的宝座上就坐了40几天,屁股还没坐热呢,这宝座就被袁世凯坐上了。
1913年7月,改变历史的时刻到了。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向袁世凯呈上了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不过袁世凯只批准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自此夏历岁首称为“春节”,一直延续到现在。
春运
春运,就是春节客运的简称。春运是中国特有现象,有媒体评论说春运是“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现象”,“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年度大迁徙”。
君子坦荡荡,没有火车票。少壮不努力,老大买车票。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买车票。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买到票。生当作人杰,死亦买车票。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买车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车站售票处。这是多年前网上流行的调侃段子,讲的是,春运期间火车票一票难求。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过去,春运其实主要就是指春节铁路客运。
早年间,民航极其落后,1980年整个中国民航只有140架运输飞机。1981年,项南调任福建书记,就是从北京坐火车去福州上任。所以早年间的春运,民航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公路也不行,早年间没有高速公路,车辆也不好,几百公里的山路,嘎吱嘎吱要开上一整天。中国又这么大,从哈尔滨到福州好几千公里的距离,谁敢坐汽车?所以,那时就没有跨省的长途客运汽车。如此这般下来,春运的压力基本上就是铁路老大扛着。
1953年,中国首次有了春节客运这个概念。1954年,中央政府确定了春运机制,讲的就是铁路春节客运。当时中央文件说,“由铁道部统一指挥协调,必要时请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及解放军协助”,这个举措被视为中国春运的开端。
现在情况不同了,轮船民航汽车的运力今非昔比,已经形成江海陆空全方位立体春运模式。
1954年春运旅客发送量为2300多万人次,现在是多少呢?预计2019年春运旅客发送量将突破30亿人次。2019年春运从1月21日开始,3月1日结束,共计40天。这40天里,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旅游流逐渐逐渐汇聚,相互叠加,形成滚滚洪流。
年夜饭
几千年来,中国人最重要的一餐饭是哪一餐饭呢?年夜饭。为什么年夜饭很重要呢?因为这是一个符号,是家庭团圆的符号。我们吃的不是饭,吃的是团圆。全家人从各地回来,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享尽天伦之乐,所以年夜饭又叫团圆饭、团年饭。
除了婚丧喜庆大办宴席之外,年夜饭还是南方人一年一度最丰盛的一餐饭,冷盘、热菜、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一样都不能少。最重要的食品有两样:一是鱼,象征年年有余;二是年糕,年糕年糕年年高。年糕有很多种,江米做的、糯米做的、黄米做的,粳(jng)米做的;加了糖,甜的;不加糖,原味儿的。在我的记忆里,春节的意义就是吃一餐很丰盛的晚餐。
有这么个段子,估计又要到各位的手机上溜达了。段子说:据西方媒体报道,中国再次陷入一年一度的全国性停顿:商店关门,工厂停工,快递停运。交通空前繁忙,股市不能交易。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街道上可以见到爆炸残留物。人们拖带家口涌向外国外地,从自己住腻了的地方去到别人住腻了的地方闲逛。大人们无所事事,整天就是吃吃喝喝打打牌。孩子们成群结队,挨家挨户讨钱……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你说的事实都存在,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过年。以上段子,纯属虚构。这真是:开开心心迎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
(2019年2月3日19:17,凤凰卫视资讯台《大新闻大历史.中国年——春节记忆》,欢迎收看。)
(Blanca Wu对本文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