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窝囊”的男人是怎样“炼”成的
(2011-11-08 16:52:19)
标签:
杨武
小店
喜利
新华报业网
王娟
杂谈
|
分类:
评论
|
10月23日,深圳宝安区联防队员杨喜利打砸男子杨武家,杨武妻子王娟阻止杨喜利反遭毒打强奸。杨武由于害怕躲在杂物间。1小时后,杨武报警并将妻子送医治疗,因为付不起钱只好返回家中。事后,杨喜利家属威胁杨武要求其撤诉。杨武受访自称是世上最窝囊的男人。(新华报业网消息)
有恶人冲进自己的家,放着妻儿老小之安危而不顾,他先躲了;自家的小店被人打砸,他继续躲着;自己的老婆被人殴打、强奸,他依然躲在一旁;甚至,当行凶者已被抓、当地司法机关已立案处理时,他竟然还跑过去申请销案!不能保护自己的财产、家,不能保护自己的女人,甚至也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样的男人,当然很“窝囊”!事实上,面对媒体,这位窝囊的男人也自称:“我软弱、窝囊、没用,我是世界上最窝囊和最没用的丈夫,也是最窝囊没用的父亲和儿子”。
窝囊的男人,的确可怜、可恨。不过,在社会的背景下,我们在“哀其不幸、恨其不争”的同时,是否也有必要看看,这最“窝囊”的男人究竟是怎样“炼”成的!毕竟,“窝囊”属于成人世界的价值体系,其固然与个人性格相关,但更多的,却是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首先,从杨武的出生、成长环境来看,14岁丧父、辍学,之后便一直在外打工流浪。10年前,来到深圳并开了家修电器的小店。可以说,杨武一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这种底层生活的挣扎,加上家庭的缺陷,可能磨砺一个人的性格,但也可能消磨掉一个人的勇气。
再来看杨武的婚姻及生活现状。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之后又与现在的妻子重组家庭。感情波折如斯,更困苦的是现实生活的艰难。不仅要赡养老人,还要抚养四个未成年的孩子。在异乡的漂泊,在简陋的小电器维修店里讨生活,这个身高不足一米六的男人肩头上所承受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生活的重压,可能激励一个人的成长,也能压垮一个人的斗志!
更无奈的是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法、不公及法治的苍白无力。
有权的、有钱的群体,“天然”地占据有利位置,并得到更多的资源,享受到更好的待遇;无权的、无钱的群体,就只能艰难地挣扎、奋斗,甚至还要乞求诸如失业、疾病这样的“厄运”别降临到自己的身上。现实如此扭曲,而本当平衡社会关系、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偏偏又不那么像回事,不仅很难让弱者获得平等、正义的机会,有时,还沦为权势者的帮凶……
其实,杨武并非全然没有血性,面对暴徒,“我想拿刀冲进去,劈死这个畜生!”窝囊的男人也曾有过反抗的心理。但这种反抗最终还是屈服于“如果我杀人坐牢了,他们可怎么办?我不能家破人亡啊!”的顾虑。害怕被报复,担心未来的生活。毕竟,杨武所能支撑起的生活,已窘困到两次将受别人伤害、自伤的妻子送去医院,又两次匆匆将因无钱支付医疗费而未得到很好治疗的妻子接回“家”的境地。
王娟反抗了,但最“窝囊”男人的妻子所得到的却是施暴者更凶残的暴行,是“你们报警都没用,我是联防队员,跟警察都是哥们”的叫嚣!没有人及时伸出援手,也没有人在事后给予帮忙。
警察是不是他们的哥们,会不会“罩”着他,或许值得商榷。但事发地距离社区警署仅数米之遥,暴徒行凶之打砸声、辱骂声、王娟的反抗声,警察们真的全然不知?而施暴者的联防队员身份,难道还不能折射出当地社区主管对类似不法行经的容忍?事实上,当地社区治安办的负责人也承认,“经常有些小混混和烂仔来敲诈他,找他要钱,甚至殴打他”,但即便如此,他们所做的也只是“实在看不过眼,几次过去帮忙驱赶”!而更让人心寒的是,惨剧发生后,当地社区相关负责人除了“深表同情”,也理直气壮地说,“但是我们没有救助的义务和条件”,还“担心刺激到对方的情绪,也没有去看望王娟”。
由此可见,如果,行凶者不是联防队员。如果,派出所能够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当地政府能够对杨武这样的底层居民有更多的关怀,如果,我们的“法治”能够让每位公民都能有尊严地生活,能保障、捍卫公民的基本权利,杨武还会这么“窝囊”么?
杨武的遭遇,是一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社会的悲剧。毕竟,现实生活中,类似杨武这样挣扎在底层生活的人何止千千万,而遭遇类似伤害的人,又是很多、很多……但愿,这样的悲剧别再重复上演!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