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不足1米6,14岁丧父辍学,打工流浪,上有老,下有4个孩子。“窝囊丈夫”杨武有三种选择:现在的选择、冲出去杀了行凶者成为杀人犯或被行凶者打死打伤。我们指责杨武,不就是恨他“不恶”吗?您觉得杨佳和夏俊峰的结果足够好吗?无论如何,这件事给杨武及其家人带来的心理伤痕,将伴随他们一生……。
10米之外就有警岗,但施暴者称“你们报警都没用,我是联防队员,跟警察都是哥们”。生活经历让杨武不相信警察会追责联防队员。如果施暴者不是联防队员,杨武会如此窝囊吗?假如杨喜利不是联防队员,他敢这样胡作非为吗?这样的治安联防制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面对制度性犯罪,底层尊严感和抗暴勇气沦丧殆尽。临时工再一次成为某些部门失职的遮羞布。
这样一个新闻,被毫无尊严地,粗暴地曝光于杨武的邻居,父母,孩子面前。目前,杨武全家已经搬家,电话全关,暂时与外界无联系。他们夫妇来自农村,可能不知道媒体强行进入私宅涉嫌违法,不知道报道中对性犯罪的受害人必须给予隐私保护,避免二次伤害的新闻伦理,也不知道即使在庭审阶段也需要对此类案件进行非公开审理。是的,这是一场羞辱,但不是他们的。
杨武们每月只挣1000多元,家里一贫如洗,甚至缴不了当月房租,经常有小混混来敲诈殴打。他们饱尝生活艰辛,面对伤害,已经习惯了卑微地活着,面对施暴者,学会了退缩与忍让。这样的人,构成了社会上沉默的大多数。不要怪他们太窝囊,是社会纵容强者的暴虐,对弱者缺乏应有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