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年舌华如吐云 ——读方英文新版旧著《种瓜得豆》

(2016-06-08 09:01:04)
标签:

方英文

散文

读书

札记

分类: 陈香榭

《种瓜得豆》是方英文早年的一部散文集子,要说“早年”,作家那时也是临近四十岁了,已经到了古人所谓的“不惑”的境界。书名取自书中一篇文章的题目,倒也是乖张中显露一些庄严,因为它客观地概括了人世间的部分真理,与你信与不信都无关系。那时作家是著名的散文作家,但他的第一本书却是《方英文小说精选》,种瓜得豆,其奈我何,看书中的这篇《出书记》,也会让人哑然一笑。其实纵观方氏文字,这种类似于“种瓜得豆”式的滑稽而又满载悲剧性的错乱感是强烈的。

时隔廿年,这本书重新出版了,书名依旧,不过篇目上有所调整,添加了一些新写的文字。显然这是比较有趣的一件事情,因为以时下的出版情势看,一本书的重印总是应该比出两本新书要有意义一些;当然,好的文字所谓的顽强的生命力于此亦能见出一些分晓。这种现象于方英文也算独特,因为这些年,作家聚精会神写书法,文字终究还是歉收了一些,然而,以往的散文集子、小说却在重版,去年里读者就还见到了作家多年前出版过的长篇小说《落红》,莫非现在文字的“考古业”发达起来,而又偏偏选中了方英文?

《种瓜得豆》中的文字,就题材来说,是通俗的,这亦验证了作家本人的一个文学观点,“通俗大众的文学未必是最好的文学,但好的文学一定是通俗大众的。”(《出书记》)因而它于世相人情,无所不包,文字中落满了人世的尘埃。但它又不是简单的世相杂记,关节处还在于通过对世相人情的表述而对人性进行擘肌分理,以此尽显作家的人道情怀。他的视觉是平民的,因而有对于平民的爱,亦有对于平民的憎,爱其之所以爱,憎其之所以憎,作家自有他的分野。甚或于是满肚子的不合时宜,对于平民的劣根性幽默而调侃地批判;甚或于是赤子情结,对于平民的优良品质温润而体贴地褒扬。第四辑多写家园家事,笔调淳朴而多柔情,偶尔斑斓多姿,亦是调适有度,文短情长,把作家对于家庭事务的观点、态度和信念,都展现了出来,倘若稍为董理,则个人较为完整的家庭价值观亦是系统而朗然的。

方英文的语言风格卓然突出,庄谐杂出,荤素并陈,是典型的方英文式语言,幽默中透露出智慧,智慧中隐藏着滑稽,滑稽中蕴含着讥讽,讥讽中又有些许人性的悲凉,文脉摇曳多姿,笔致翩若惊鸿。这样的语言,最是才子文章的格局,读来读去,影像里总能让人想起《围城》中的方鸿渐,抑或是《落红》中的唐子羽,舌根于心,言发为华,语惊四座,而又四处苍凉,无意中倒包涵了对于人生的讽刺和感伤。这样标致的才子文章,好些篇目自然也成为佳制而传之久远,《紫阳腰》《太阳语》等为中考试题选用,一度成为热点作家而被读者关注,尤以女粉丝为多。

《种瓜得豆》是方英文的第一本散文集子,后来他又出过多种,记得在与作家的通信中,他还说到过另外一本集子《念奴娇》的出版情况,只可惜现在没有什么印象了。时过境迁,疏忽成癖,书与作家的手札都已无从查检,其实亦无太大的意义了,但作家彼时的创作,是饱满而丰盈的,这倒无须怀疑,用“他年舌华如吐云”来形容,当不为过,我们廿年之后还能看到他的早年的文字,也只好感谢他早年的多产与才华了。

(《种瓜得豆》,方英文著,三晋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此文发表于《陕西日报》2016年6月23日“秦岭”副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记杨贤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