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倾诉
(2016-05-20 12:27:00)
标签:
生活纪事两地书 |
分类: 两地书 |
官兄:
到了周末,想再写一信与你,说说闲话。
我最近一段时间,早上起来总觉得头晕,怀疑是血压出了差错,前些日子就专门到附近的医院看了一回,血压正常。大夫是一位女士,她问有没有头胀的感觉。我受她的提醒,当时就特意“感觉”了一下,但还是模糊,不能说得太清。后来和她探讨,她怀疑是颈椎压迫神经,或是失眠所致,因为颈椎增生以及午夜批阅微信的情况都与她说了,所以她有这样的怀疑,并建议喝点维C片试试。我以前看着别人生病,心想怎么会生病呢,总把自己和疾病联系不起来,现在年岁大了,有些病症的迹象也开始附身了,才对古人所说的生老而病死的话有了较深的理解。
工作上的事头绪太多,要说也不知从哪里说起,就不说了。上午随便翻看新出的《沈从文家书》,看了几页,亦无心认真地看下去。他一九六八年三月二十三日在北京写信给当时在四川自贡学习的次子沈虎雏说,“入市学习,想已告一段落。多接近些人,就很好,我一生最大弱点,即和人不易相熟,同事中有十六七年还不相熟。”“熟”后加一“的”字读起来会更好一些,但还是引起我的同感。我在原来的单位,整整工作了十七年,回想一下,确亦有个别同事是不相熟的。要说那些年里,因为岗位变化,五层楼,有四层都曾各各呆过几年,但还是有不相熟的同事。不善交流,时兴的说法是情商太低,性情所致,亦是无法,到现在还是这个臭样子,而年齿已衰,用毛公的话来说,恐怕就是“改也难”了,且随它去。好在和你是慢慢熟络了起来。
较少发微信,看你也是,就很好。而且我还觉得,你更像一个隐身人。我原来也想着做一个隐身人的,但后来不由自己,做不成了,所以无论是发微信,还是写博客,举手投足,总有“节制”二字在头上悬着。做隐身人最大的好处是,能有身心的自由与畅快,但还是有人,宁愿舍弃自由和安静,而崇尚名利与热闹。然而人各有志,无须一律。不过我最厌烦的是在微信的朋友圈中,整天发布自己取得了多少学术成果,参加了多少重要活动,多少名人围在自己周围、荣幸地与自己照相的人,而且滚动发布,实在让人能呕吐出来。节制一点总能好些。
今天是小满的节气,也是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就职的日子,祝愿她能为台湾的稳定与繁荣做些事情。昨晚在网络上看马英九要与总统府作别,在办公室里往框子里熟练地抛掷文件夹子的图片,忽然就让人想起“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诗句来,人在永恒的时间面前,实在太过于渺小了。万物者,匆匆天地之过客而已。官兄,这时的你,一定是在和友人吃着早茶吧,我似乎都能想象出来你们在一起的情景,心里只有羡慕的想法了。
代邮。给你一个人写信,满世界的人都收到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