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一七一)
(2016-05-10 12:14:26)
标签:
范用王伯敏陈忠实许宏泉 |
分类: 陈香榭 |
网购图书收讫。《相约在书店》,范用著、子聪编,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二〇一六年四月出版。范用先生去世五周年了,为了表达怀念之情,子聪又选编了一个集子。说是“又”,是想说子聪曾经为先生还编辑出版过两个集子,《泥土脚印》和《书里乾坤》,这两个集子,在读书界都产生过较大影响。子聪选编这本书,从内容上说,文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写故乡亲人的、师友往来的,以及与书及出版有关的。
范用是著名的出版人,笔名叶雨,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先后担任过人民出版社副社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等职务。这样说来似乎还是太过于笼统,不足以突出他的“著名的出版人”的称誉,说得再具体一些就是,他主持创办了《新华文摘》、《读书》等杂志,编辑出版了《傅雷家书》、《随想录》等图书,这些图书与刊物,好像就没有人不知道了,而且现在还风行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力。是在公众号上看到范用写的《怀念书友家英》一文,大为感动,想着要买这本书的。书的扉页上有子聪兄的题签,并钤印,睹物思人,实让人有江河寥落之感。
另一册是许宏泉著《听雪集》。这本书是开卷书坊第二辑中的一本,是二〇一三年六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印行的,硬封三十二开小精装,红色封面,书名黑字,很是可人。据作者《校后记》说,这本书中的大部分文字,曾经集成一册,由作者自印三百六十五本,分送给喜欢书的朋友们,这次出版,增添了几篇文字而已。我觉得这也能算作是一则书界逸事罢。书中文字,倒也杂乱,有游记、序跋,亦有怀人文章、书画评弹。许宏泉本身可以看作是一位杂家,画家、鉴定家、作家、批评家,他文字风格的多姿就很容易理解了。他的书比较多,前些年曾经买过两本,《一棵树栽在溪水旁》和《醉眼优孟·画戏说戏》,想来总有些斑驳迷离的影像。喜欢阅读这类驳杂的文字,觉得受活而愉悦。
在美院大门北侧一家书店购得一册王伯敏著《山水画纵横谈》,山东美术出版社二〇一〇年一月出版。这本书年前翻过,当时觉得想买不想买的,就放下了。比较专业,读起来吃力一些。这个书店规模不大,主要经营书画及工艺设计一类书籍。对它印象不好,读者进去,服务生总是盯来盯去,让人感觉不舒服。有一回选中一本书,封面脏,有些陈旧,让换一本新的,说最后一本,第二天再去,又有新书上架,心里不爽。买这本书的时候,似乎又中招了。结账时,突然看另一服务生从书柜中又拿出一本准备上架,就说换一换吧,不喜欢别人翻弄过的书。她就顺手递了过来,调换。回家仔细看看,书脊、封面其实磨损更严重。我小心眼,偶然觉得是让人设了局。完全可以不去这家书店,但喜欢书,偶尔还是会进去转转,偶尔地上上小当,毕竟现在购书量大大地减少了。有时躁气,就觉得没有什么非买不可的书、非看不可的书,有与没有亦无关紧要。
五一节前,陈忠实去世。老汉工作室在这个院子,其实他的主要工作和生活时段都在这里,《白鹿原》以后的创作成果也大多在这里产生。偶尔总有见面的机缘,但还是不认识,也没有刻意前去认识。是个好老汉,即使你不认识,但看着他朴实而冷倔的形象,也会让人觉得很舒服,何况他还有《白鹿原》的光环、全国名人的光环在头上罩着。老汉辞世了,邻家大叔以后就再也看不到了,还是让人有不胜唏嘘之叹。古人所谓择邻而居,心里的荣耀感也打了很大的折扣。老汉晚年,除却文字的影响力而外,也在努力地打造着自己的硬汉形象,即世人所谓的正大气象。他的精神与人格魅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作品本身,这也许就是陈忠实最终的人生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