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是连阴雨的天气,今天已是第八天了,明显是让人厌倦的。不过据说,在一九六四年,西安地区八至十月份竟然连续下雨七十二天,想来都是可怕的。这段时间手头的事情较多,没有到书店去,有一天决定去,行至中途,又被一个会议召回,不过心里似乎也没有多少怨怼,年岁渐长,知道了顺其自然的好。回家过美院,到书店重新购得一册颜书《麻姑仙坛记》,以前曾经买过一本,估计送给益轩小朋友了。
应约就民国散文主题写了一篇讲稿,题目就叫做《民国散文讲话》,大致在五千字左右,耗时约一周,很是费了些气力,但基本上把主要情况说清楚了。后来因事没有出席活动,就把稿子在博客上贴出了。在闲闲书话上也粘贴了一份,后边的跟帖情况总体反映还不错,有一个帖子说理洵文字偏弱,谈散文,要自己会一点,不然总是隔。想了半天,没有想明白二者到底有何种关系,再翻看他的文字,亦实在看不出有何高明之处,或者文字上强的地方。和作家杨贤博有一次见面,送与他的公子一本《我们怎样读书》,重版的民国时期中学生课外读物,书前的《写在前面》为理洵所写,于是才有送书的机缘。扉页的题签中写到,“为民国众多大腕写序不觉紧张。”太极拳家张晓东亦在场,就顺便解释了一句,大师们都死去了,不会有谁反对的。
濛濛细雨中,傍晚时分,灯火明灭,在曲江南湖湖畔结缘汉中名茶远山眉,与方英文、马河声等诸位先生有一次宴饮,喜获方老手札一帧,是在文川书坊专门为他制作的采南台用笺上书写的,全文为,“理洵先生嗜书贪读,学问驳杂。举凡任一命题,只要涉书,其必立马成文,佳话于长安城里也。故我称其为洵公。洵亦善谑,捆绑风、马、牛而逻辑为文,实其小菜一碟也。甲午中秋,方英文。”私下欢喜,觉得有两个突破,一是“洵公”的美誉,终于有了书面表达,很有立字为据的实惠;二是官方表态,方老现为省作协副主席,太不在意自己高贵的身份了,过誉的拔高,让洵公捡了官方的便宜。于是欣然名其为《成文帖》。宴毕,一时高兴,因为乘错电梯,灯影迷离中亲自打伞陪方老在湖边溜达半圈,顿觉湖清海晏,现世安稳,人世的千般美好都像是留与自己一人的,微醺的人在微醺的夜里总是沉浸在诗意般的梦境中。
远山眉,说是出处最早源于《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本身就是一曲婉转的故事,尔后远山眉、眉拂远山等就用来形容女子秀丽的眉毛,自然亦可借代指为美女。以此誉茶,实为创造性的灵感突破。远山眉茶园,在汉中南郑,据说有二千五百亩,茶园主人熊双平,青年书法家、实业家。

(方英文书札《成文帖》影像)
加载中,请稍候......